2025年04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国内新闻

我市构建全周期涉外法治体系助企闯世界

(上接第1版)

法律界人士提醒,以诉讼、仲裁、调解为代表的涉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是一国在司法领域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反映。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义乌市人民法院、金华市贸促会、义乌市贸促会联合仲裁机构,建立诉讼、仲裁、调解对接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目前,诉调对接机制已从金华市级扩展至县(市、区)多个层面,实现金华市中级法院和义乌、金东、东阳、武义等地基层法院全面覆盖。纠纷多元化解效果显著,立体化诉调对接网络的构建,使得涉外商事纠纷能够在源头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减少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数量,优化司法资源分配。

记者从金华市贸促会了解到,去年我市贸促系统共收到商事纠纷案件申请334起,涉案金额1.9亿元;结案55起,涉案金额4546万元。处理成功案件26起,涉案金额539万元,和解金额400万元,成功率47%。

此外,金华市贸促会为美国纸质餐盘“双反”调查案、美国337调查、印度光伏和制冷剂产业反倾销案件、金华市达达纸塑制品有限公司在美涉诉案等企业提供个案帮扶,为涉案企业提供专业化、针对性法律意见和应对方案。

全球护航:

企业到哪里,法律服务跟到哪里

“到海外建厂,特别需要在投资前掌握当地投资相关法规,尤其是土地购买、外资准入、劳动用工和环保等。盈科律所的服务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时间。”一家汽车配件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这家企业在非洲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我市律所提供的投资合规报告。

作为浙江对非合作交流的“桥头堡”,我市对高质量推进涉非法治保障有迫切需求。鉴于此,我市组建中国—非盟商事法律合作委员会中方秘书处(浙江)、中国—埃及商事法律合作委员会中方秘书处(浙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发布国内首部聚焦非洲法治发展的《2024非洲法治发展年度观察报告》。

此外,浙江师范大学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成立“中非法律研究中心”,浙江省司法厅和浙江师范大学签订共建涉外法治(非洲)研究中心合作协议,金华市司法局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签订“中非合作与共同利益保护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与浙江师范大学法学院签订共建“涉外法治人才非洲培训实践基地”合作协议。

坦桑尼亚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黄再胜正在坦桑尼亚投资建设中坦产业园。他说,中坦两国在国情、法律法规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坦中资企业在日常运营的同时,需要不断学习坦桑尼亚的法律法规,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本土企业互动,从而更好实现自身发展。黄再胜对引进到坦桑尼亚的中国企业还承担“售后服务”。“刚来坦桑尼亚投资的企业,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由我出面与当地政府协商,便捷许多。”黄再胜说,这几年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到坦投资的中国企业上,“有问题找黄再胜”已成为当地侨商的口头禅。

为了更好应对关税壁垒,去年3月,由管理、技术骨干组成的5人团队从武义总部奔赴坦桑尼亚,颜胜元在坦桑尼亚建了一家轮毂厂。他说,在国外建厂,一定要找熟悉当地事务的本地人合作,理解当地的法律、文化,做对当地有贡献的社会企业。

浙江金奥律师事务所从2018年开始涉足海外维权业务。该事务所主任洪友红结合多年经验,总结了企业的外贸风险:出口货物交易后货款无法收回;出口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或合同要求,造成赔偿;出口产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出口企业遭进口国反倾销调查,造成货款滞付。

洪友红说,一旦企业踩到这些雷,就会非常被动。他记得几年前,一家义乌公司将货物出口到西班牙,因货款问题与外方企业发生争议,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引发8个系列案件,全部案件历时3年。在浙江金奥律师事务所律师的努力下,最终为该公司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2万美元,挽回间接损失200余万美元。3年里,律师尽职调查,收集证据、完善证据,采取事前法律保全,防止进口企业转移财产,分析逃避付款责任的原因,确定采取仲裁、诉讼等民事或刑事手段,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3年的诉讼时间,足以拖垮一家企业。因此,洪友红一再强调要增强风险意识,要有抗风险能力,比如外贸中根据订单信用证交易,采取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货款保险交易方式;把握进出口产品质量,防范质量纠纷;在外贸交易中注重证据,在每个交易环节都留下证据痕迹,防患于未然。

近年来,全市已建有17个省级对外贸易预警点,基本覆盖所有外贸出口重点行业。记者从金华市轮毂行业对外贸易预警点了解到,预警点积极呼应企业困难和需求,及时组织企业做好应对,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得到好评。据该预警点负责人介绍,我市机电行业产品属于优势产品,企业在外贸中的话语权较高,额外征收的关税一般转嫁给外商。另外,有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到东南亚、非洲以及南美等地投资建厂,进一步规避贸易壁垒。

外贸企业还可以投保出口信保转嫁风险。近日,义乌亦杰供应链管理(浙江)有限公司将写有“为企业办实事,做出口企业坚强后盾”的锦旗,送到中国信保金华营业部,感谢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记者从该营业部了解到,去年,亦杰的客户以质量纠纷和债务金额需核对为由,迟迟不愿明确具体金额,恶意拖欠货款。为帮助企业尽快减损,中国信保要求买方优先确认75%的债务,并支付首期赔付款项约600万元。目前,中国信保正联合海外渠道与买方保持沟通,争取早日解决双方的债务纠纷。据统计,去年,中国信保金华营业部支持金华市出口152.7亿美元,挽回损失4533.4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