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两头乌和火腿产业乘势而上
记者 卢奕仿
近日,位于婺城区汤溪镇上堰头村的加华种猪场项目迎来新进展。“1600多亩的养殖基地共规划了4个生产区和一个饲料厂,其中3个生产区和饲料厂已经完成安装调试,即将投入生产。”浙江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项目负责人华坚青介绍,该基地采用国际领先的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养殖模式,预计今年可实现种猪年产能15万头,达设计产能的50%。
与此同时,总投资约10亿元的金字火腿数字智能产业基地建设项目也进入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下半年投产。据金华火腿行业协会会长、项目负责人马晓钟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万吨肉制品,其中2.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发酵车间年产能可达150万条火腿。
2024年是全市推进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土特产”振兴示范成果的开局之年,我市大力推进两大产业振兴工作。举办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产业振兴推进大会,提出“一五一十”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高规格出台《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形成“1+1”配套政策体系。
在政策引领下,两大产业振兴呈现多点突破态势:全省首部畜牧业地方性法规《金华两头乌猪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获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通过,将于5月1日起实施;华泓猪业金华两头乌原种场、金华两头乌猪肉包子工厂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金华两头乌与金华火腿产业园开工奠基;组建成立金华火腿学院,形成“学院派+学徒制”的现代学徒制传承模式;颁发发酵肉制品生产许可证9本;创新推出金华两头乌猪肉粽子、火腿冰淇淋等跨界产品;金华两头乌体验馆实现市域内全覆盖,高铁通快运模式常态化,产品远销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东方有名猪美味嘉年华”等促消费系列活动有声有色,进一步释放大众消费潜力;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四大名猪产业发展研讨会”“首届全国发酵肉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地方猪高质量发展大会”等一系列大会,全力推动两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能繁母猪存栏、商品猪出栏数分别达到8253头、9.03万头,同比分别增长33%、35.4%,实现三年内翻两番;全市火腿产量达400万条、产值23亿元,分别增长14.3%、15%。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我市上报的火腿产业成功列入浙江省历史经典产业名录。
两大产业振兴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我市正从扩规模提效益、拓市场强品牌、优服务强保障三方面发力,着力构建“良种选育+技术改造+平台建设+质量提升”四位一体发展格局,加快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产业振兴步伐。计划至2025年底实现能繁母猪存栏9000头、商品猪出栏12万头的养殖规模,同步推动火腿年产量突破450万条,其中金华两头乌火腿6.8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