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补贴价”手机 当心掉入诈骗陷阱
本报消息(记者 胡晨歆 通讯员 金佳钰)全国多地出台电子产品补贴政策,由于各地优惠力度不同,不少消费者动起“网上购买赚取差价”的心思。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打着“国补”的幌子,实施诈骗。
“警察同志,我在网上买手机被骗了8000多元。”近日,市民许女士来到市公安局江南分局三江派出所报案,称自己遭遇了以“大额补贴”为诱饵的电信网络诈骗。
经民警了解,许女士刷到一则低价售卖手机的帖子,原价6499元的手机叠加国补后只需要4799元。许女士十分心动,私信联系发帖博主后,对方推荐其添加了一名“客服”。
许女士仔细询问“客服”,了解低价的原因及手机的货源,“客服”表示渠道方加上大额补贴才有这样的优惠,保证是正品且售后保障齐全。
许女士放松警惕,根据“客服”要求发送了收货地址和联系方式后,对方发来一个京东平台的订单。许女士扫了“客服”发来的二维码后进行支付,但由于手机银行支付限额,就先扫码转账了2000元作为定金。
次日,许女士继续扫码支付尾款时,网站却一直显示支付失败,并跳出了“含有有害信息请谨慎访问”的风险提示。“付款的银行不符合你们当地的国补政策。”“客服”告诉许女士有些银行不支持大额优惠券,诱导其继续访问网站一次性支付全款。之前支付的款项,许女士可向“退款专员”申请退还。
许女士再次转账支付了4799元。但之后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许女士这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醒,国家的各项福利和政策都有正规的申请渠道和流程,市民在购买国补产品时要通过有资质的门店、正规电商平台,切勿相信私人广告,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下载不明App,不要随意向陌生人转账汇款。遇到无法判断的情况,及时拨打96110咨询,或拨打110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