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新区新闻

虎岩樱桃开摘上市

本报消息(记者 苏宣萌)春日的金东区赤松镇虎岩村山清水秀,1400余亩果园里,红彤彤的樱桃挂满枝头、硕果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4月19日,2025年第八届虎岩樱桃浪漫开摘仪式暨虎岩首届共富市集火热举行,各地客商、游客云集虎岩村,共同品尝这个时节独有的甜蜜。

作为金东区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业产业,赤松镇虎岩村种植樱桃已有500多年历史,因其具有柔软多汁、酸甜适度的特点,被誉为“开春第一果”。

“今年樱桃成熟有所提前,24个大棚有不少被老顾客预订,预计收入超7万元以上。”一大早,虎岩村上汪自然村村民汪素琴告诉记者,开摘仪式的举办,让虎岩樱桃名声大噪,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赤松镇将培育好樱桃产业作为富民兴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依托强村公司、农业示范基地,建立“虎岩樱桃”品牌。同时,联合市农科院指导种植户科学种植、合理防治,实现“虎岩樱桃”品牌增值、产业提质、效益提升。目前,虎岩村种植樱桃1400余亩,年产樱桃800余吨,年产值超5000万元。

活动现场还举行歌舞演出、樱桃评选,角逐出“樱桃王”2名、特金奖5名、金奖20名,其中“樱桃王”由村民刑国英、金翠燕获得。

除了充满趣味的评选和精彩的演出,采摘樱桃无疑是不容错过的春日体验。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游客钻进大棚,现摘的樱桃卖到110元/公斤。

虽说价格不低,但这一抹春日的甜蜜让不少游客开心购买。“每年到虎岩采摘樱桃,是我和闺蜜的固定节目。”扬了扬篮子里的樱桃,市民陆女士满脸笑意。

大棚里忙碌的“红马甲”也是一抹亮色。虎岩村党支部书记王基林告诉记者,每年挂果期间,虎岩村的党员无论多忙,都会从各地回来,帮助老人的樱桃地盖防鸟网、采摘果实。“作为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与往年清一色的樱桃鲜果不同,今年的采摘节现场出现樱桃面包、樱桃汁、樱桃雪花酥、樱桃曲奇饼干等精加工产品。作为这些产品的推介员,村民项佳佳举着手机在直播间里热情地吆喝。

“以前在外从事旅游工作,看到家乡的樱桃产业红火,就想着做好‘村播’,把产品卖出去。”项佳佳说,得知村里的强村公司缺少掌握新技术的年轻人,她放弃外面的工作,全心投入乡村发展建设。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血液”正为虎岩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汪素琴告诉记者,在儿子的帮助下,她做起了网络直销。“樱桃的生长周期短,对气象条件极为敏感,以前常常为了销路发愁,如今24个大棚樱桃,一周就销售一空。”

每一颗小小樱桃背后,都是一份深深的期盼。为了让樱桃特色产业更具活力,近年来,虎岩村以“红色+”联建模式助力樱桃全产业链发展。“我们成立‘樱桃红了’产业平台,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樱桃种植、培育、销售等一体化平台建设,拓宽樱桃产业发展路径。同时,牵头成立种植小队,推动樱桃产业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升级。”王基林说。积极对接科研院校、农科院等,引进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虎岩樱桃”的品质和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虎岩村还积极探索“红色+文旅”模式,通过短视频、宣传文稿等方式,打造樱桃品牌,开发种植园参观、采摘、游玩一体式体验,吸引周边群众周末家庭亲子互动游玩,让“虎岩樱桃”走向更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