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做强农业基础 推动优化产业融合
佐村:激活农文旅发展新引擎
记者 陈启宇
老砖厂披上时尚“新外衣”,特色农副产品喜迎客来……近日,一场以“山间野趣・拾味春醒”为主题的乡村共富市集在东阳市佐村镇前塘村红泥湾举行,游客们在体验山野之趣的同时,一起领略佐村镇农文旅品牌魅力。
近年来,佐村镇紧扣“抓项目、稳经济、争优秀”工作目标,夯实做强农业基础,推动优化产业融合,解锁“趣佐村”更多玩法,不断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
农文旅项目出新出彩
30米高的烟囱经艺术加工后颇具现代感,整齐排列的红砖肌理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前塘村红泥湾前身是村里一家砖窑厂。
“砖窑厂有20多年历史,后来就一直荒废着,无人问津。”前塘村党支部书记金明宣介绍,改造前场地内杂草丛生,道路两侧也较为杂乱。
如何让老砖厂焕发新生?佐村镇通过文化的挖掘与梳理、场地与空间的整理、建筑与景观的设计,将其打造成文化新地标。
“既要节约利用土地,又要留住历史记忆。”佐村镇副镇长周闪闪说,结合当下政策和市场,该镇将红砖厂遗址转型为一个集文化、艺术、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园,通过创意策划、业态植入、品牌孵化、产业运营,让红砖厂成为乡村微度假的新地标,为百姓共富打下基础。
红泥湾刚开业就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游玩的景点。“感觉砖窑厂氛围还是很好的,带朋友家人来这儿亲近自然,去山间吹吹自由的风,挺不错的。”东阳市民赵女士说。
“为期4天的活动中,累计参与人员达到7000人次,车辆进出村镇超过1000辆次。共富市集的农副产品交易额及餐饮消费总额超过50万元。”金明宣乐呵呵地说,村里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
由于游客数量多,不少出门在外上班的村民都赶回家里帮忙。赵昊丹在东阳市区经营一家网店,这些天也回村子帮忙接客、做饭。“家门口就能赚钱,以后的生活更有奔头。”赵昊丹说。
后续,红泥湾还将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展览、沙龙等。“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互动体验项目,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周闪闪说。
据了解,近年来,佐村镇开展农文旅综合协调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致力构建“文旅佐村”大格局,积极推动康卢山水胜景、前塘红窑露营基地等项目落地,推动旅游资源聚合,打造网红打卡点,激活文旅发展新引擎。
“共富工坊”助力兴村富民
在共富集市“一叶知春”茶事雅集活动中,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白山茶”代表性传承人金美霞向游客展示古法制茶技艺。杀青、揉捻、烘干……每个动作都展现着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金美霞是佐村镇宅口村人,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宅口村茶叶共富工坊负责人。2011年,她与丈夫创办龙盘玉叶农业有限公司。“龙盘玉叶”一直致力于高、新、尖的制茶技术钻研,“我们在用夏茶研制白茶过程中,通过改变发酵方式,意外做出了既有红茶味,又有黑茶味的新茶品。”金美霞说,技术投入让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打响品牌知名度。自2020年始,公司连续参加多届开茶节,并通过线下展销和电商直播相结合模式,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销售额高达百万元。
“佐村有1.5万亩左右的茶园,海拔在500—800米的高山上,非常适宜茶树生长,能为家乡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我倍感骄傲。”金美霞说。为带动村里其他村民致富,她成立了宅口村“龙盘玉叶”茶叶共富工坊,带动宅口村民50余人就业。镇、村、企多方联动,“龙盘玉叶”茶叶共富工坊利用自身的电商平台和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了销售市场。该共富工坊年销售额达到了400多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超50万元。
近年来,佐村镇以乡村特色资源为依托,通过党支部牵头、经济组织联合、镇农民合作的方式,打造一批集生产加工、技能培训、文化体验、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共富工坊”。
平坑村蔬菜基地共富工坊采取“共同经营,共同受益”的模式,招募农户利用自家土地种植,合作社进行包装、称重和运输,共同分享收益。今年该共富工坊蔬菜产量预计达270吨,总收益可超过100万元,每户农户可收益5万—8万元;斯光村集体果园共富工坊通过将荒坡改造成梯田,荒地整治成良田,并种植经济作物,成功实现了村集体收入的扭亏为盈,每年年底村民每人还能分到500元的红利等。
佐村镇在建强“共富工坊”基础上,将继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品牌强农”,推动茶叶、香榧、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全面加强农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夯实做强农业基础。
“趣佐村”有更多玩法
前不久,2024年度浙江省等级民宿和文化主题(非遗)民宿名单公布,东阳市佐村镇云上有间房民宿成功入围。
据了解,云上有间房民宿位于佐村镇宅口村。民宿内,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主题设计,并提供地道的当地美食。同时,民宿还会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采摘活动、手工艺品制作、农事体验等,丰富乡村生活。
近年来,佐村镇民宿产业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镇在册民宿12家,农家乐15家,家庭农场50余家。
平坑村塘丘自然村位于佐村镇东南角,村庄海拔750多米,村庄年平均气温16℃,空气质量优良率96%,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吸引大批游客长期租住。平坑村党支部书记楼齐平介绍,年均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民宿农家乐合计年收入300万元左右。
楼荣生一家在塘丘村里最早开办民宿农家乐,他家4层民宿有10多个房间,每个房间都带卫生间和厨房,方便客人。“我们直接将房间以年租的方式出租给游客。每间房年租金5000元左右,供不应求。”楼荣生说。
除了住民宿,你还可以徒步历史古道,探访自然风光。佐村镇境内有三望岭、塘婆岭、桑梓岭等多条古道。其中,桑梓岭古道已有上百年历史,它曾是东阳通往嵊州的三条古道之一,据《康熙东阳志》记载:正东52里自林口溪东北经桑梓、扎关寨抵嵊县界。古道两旁绿树成荫,仿佛行走在画中。之前因经久失修,入口处仅一人可通行,近期通过古道修复提升工程,整整齐齐的石阶蜿蜒向前,属于古道的静谧在视野中慢慢展现。
今年初,佐村镇启动三望岭、塘婆岭、桑梓岭古道修复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00万元,对佐村镇三望岭、塘婆岭、桑梓岭古道进行修缮提升、节点建设,融入历史文化、徒步健身、休闲观光等旅游元素,让古道再次焕发生机。
“保护和修复古道,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推动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契机。”桑梓村党支部书记王荣良说,该村将全力以赴支持古道修复项目实施落地。
佐村镇还是戏水的好去处。该镇北部梓溪自东南向北流入曹娥江,谷岱溪自东向西流入白溪江后汇入东阳江,溪水、廊桥、古道、村落,造就了这座小镇的水墨风光。岱溪村四面环山抱水,誉为“水中村”,溪水从村后一端流入,迂回曲折,风景美不胜收;梓溪沿厦城村西而过,村内原旧居宅深弄长,存有义和堂、承德堂等古建,在溪水的映衬下,宗祠群落展示了独属于古建筑的韵味。
据了解,近年来,佐村镇以“寻春、探夏、访秋、问冬”为主题,以山花、茶叶、春笋、树莓等农产品为载体推出“趣佐村”特色旅游IP,推出各种文化体验活动,依托挖笋节、树莓节、婺州东白茶开采节等活动,打造贯穿全年的多维度潮流共富集市,推出“佐村有礼”农产品品牌,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农产品销售,“趣佐村”更多玩法等你来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