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搭台民生唱戏 稠州银行差异化破解“最后一公里”
——以“后陈经验”20周年视角,探寻武义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新路径
记者 林佩佩 文/摄
历经20年,武义县“后陈经验”从诞生之初聚焦村务公开与民主监督,发展成全国基层治理典范,深刻影响乡村治理格局。如何将金融服务融入乡村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在人民银行金华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总局金华监管分局的指导下,稠州银行金华分行以武义支行为实践点,将“指尖金融”的数字化便捷服务与“物理站点下沉”“流动服务补充”相结合,用金融服务赋能乡村治理再升级。利用数智技术高效触达手段,乡村服务站也可满足村民对金融服务的多元需求,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注入活力,续写“后陈经验”金融篇章。
从山路到心路 支农信贷的服务温度
近年来,稠州银行积极构建政府、银行、市场主体、担保机构良性生态,将服务渠道延伸至偏远村居,以县域乡镇支行网点为根据地,推行网格化服务,客户经理分片包干,精准把脉农村农业融资难题。
为链接好武义的金融服务网,稠州银行“总分联动”牵线乡村,武义支行走在“问诊”施策前沿。多年经验积累下,该支行成立了一个“服务乡村、贴近农户”的乡村振兴专职部门,组建一支由支行行长带头的专职服务团队。他们穿梭于田间地头,为农户送去金融关怀与信贷支持。
“从平坦宽阔的城市道路,驶入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若是遇到会车,很难通过。”稠州银行武义支行客户经理描述日常走访时遇到的路况,像安村至安凤路段,“之”字形坡陡弯急,起雾天更需加倍谨慎。这是武义地区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他们风雨无阻细数千余次日落月升,日复一日驶过的,是两地间日渐清晰的金融纽带。
“老百姓真正盼望的,不仅是触达‘最后一公里’,更在于满足终端农户的实质需求。”在武义县政府、农业农村局及各镇街村居的支持下,稠州银行武义支行客户经理走村入户,从后陈到宣平,足迹遍及200多个村居,已为6000余户农户提供信贷支持,真正践行“金融服务不出村、乡村振兴不出户”理念。这份贴近百姓的服务背后,离不开稠行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付出。
小站大治
金融站点的普惠触达
农村金融服务站是稠州银行在山区海岛25县乡镇及以下行政村设立的助农站点。为打造集信贷咨询、反诈反洗钱、惠民福利、人才就业、适老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邻里综合便民中心,满足乡村的金融与非金融需求,2020年5月20日,稠州银行首个站点在磐安县尖山镇林庄村开业,以无时限、零距离的“金融+非金融”服务,激活金融下乡的“神经末梢”。
去年5月30日,稠州银行在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文化礼堂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同年11月15日,首个反洗钱宣传教育基地在此启用,这是该行在武义农村地区的第34个服务站。站长李飞琼坚持常态化开展集中反诈宣传,为村民提供小额取款、转账汇款等金融支付服务,还帮助老人跑腿办事,服务站成了邻里中心。
反洗钱宣传教育基地不仅在普及金融知识、维护金融秩序、保障群众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作用,也协助推广销售当地农产品,为周边村民装足“米袋子”、填满“菜篮子”、守好“钱袋子”,得到白洋街道党工委的肯定,成为深化“后陈经验”的金融服务样本。
稠州银行致力打造“五色”便民服务中心,以红色金融服务站为重点。武义县桃溪镇泽村农村金融服务站是该行首批红色金融服务站之一,站长陈连明是一名老党员。在武义支行客户经理的协助下,陈连明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难题,为留守老人销售茶叶、青豆等农产品,还提供上门服务,为村民增加收入出谋划策。陈连明由此荣获“武义好人”称号,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共富带头人。
“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好的产品才能为大家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意。我不仅做收购、销售,更要成为村民与银行的‘连心桥’。”陈连明干劲十足。去年6月,泽村又收到稠州银行“春雨计划”捐赠的爱心篮球架,在丰富村民娱乐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拓宽“金融向善”的广度和深度。
关怀藏于细节,农村金融服务站站长们擦亮服务名片,打造普惠金融的生态闭环。塘头村金融服务站站长用一包挂面、一袋鸡蛋传递心意,在小册子上记录村民生日,点滴细节尽显金融服务温度;在西塘村,一名七旬老太用废报纸包裹千元现金,到服务站办理现金汇款业务,“稠州银行的金融服务站开到我家门口,真的很方便”。
为激励并感谢站长们的付出与合作,该行每年举办“520站长日”,和站长们一起“过生日”。据悉,截至2024年末,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累计挂牌开业农村金融服务站600余个。经过3年“百岗千站、促兴共富”创建活动,58个红色金融服务特色站点脱颖而出,为农村地区群众搭起信任的“红色堡垒”。
云端破壁
数据赋能的“共富密码”
在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背景下,稠州银行依托农村金融服务站,构建数智化金融服务场景。该行数字支农服务体系着力破解农村地区融资难问题,推出的“无抵押、纯信用”全流程线上产品深受农户欢迎。截至目前,稠州银行金华分行已为近1900个行政村完成整村授信,覆盖率超76%,武义支行覆盖率更是接近80%。
据介绍,整村授信模式整合利用涉农数据进行贷款风险识别,通过“软信息+硬数据”结合,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构建授信评议模式,建立自动审批模型,实现授信审批标准化、自动化,解决农户融资渠道不畅、贷款审批流程长、风险控制数据缺乏等问题。
此外,稠州银行探索建立新型银担合作机制,协同省农担针对不同农业产业,定制开发专属数字化风控模型,通过线上调用数据接口,双方实时独立完成审批,创新实现农户申请担保贷款的全流程线上操作,在加密算法的加持下,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乡村振兴是稠州银行四大战略之一。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不仅服务“三农”,更围绕产业振兴等战略深入农村市场。稠州银行立足服务个体户、民营企业转型,通过多级网络化层级打造,发挥村居“自己人”的人缘、亲缘、地缘优势,盘活村居金融需求,提供综合服务。
从后陈村的透明化实践,到泽村的共富带头人,再到云端服务的全域覆盖,稠行经验证明:金融赋能乡村振兴,需以治理创新为根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赋能为翅膀。展望未来,稠州银行金华分行将锚定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融合发展,以金融之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让金融活水涌入乡村共富的每个需求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