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八婺 “新新”向荣
浙中科创走廊建设行进有力
(上接第1版)
平台:创新赋能 价值共创
重大科创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支撑,也是带动区域提高创新能级的坚实基础。
3年来,我市持续加速平台建设,制定科创平台梯度培育计划,共引进和建设20多家高能级科创平台,科技创新主体总数翻倍增长。截至目前,浙中科创走廊共培育11家全省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今年以来,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转化药学创制中心未来医药工坊项目经理龚浩宁博士十分忙碌,他带领团队携手浙江赛默制药有限公司,全力推进长效贴敷式药物输注贴的成果转化工作。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是金华市区首个重大招院引所项目,也是浙中科创走廊布局建设的关键项目,致力于结构性变革我市生物医药与信息电子的人才生态、产业生态。以该院的转化药学创制中心为例,共孵化、引进企业近50家,与4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22家,院企合作协议金额超3600万元,达成技术交易额超2500万元。如与浙江思丹姆干细胞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金华普丽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已获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并获批金华市双龙创业人才项目支持;又如成功孵化的康元纪有限公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科产贸一体化,3年内预计销售额超2亿元,创造税收超1000万元。
再看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的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共孵化、引进企业20余家,其中80%企业实现实质运营,1家营收已突破2000万元,累计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近10家,院企合作协议金额超5000万元。累计达成技术交易额超4000万元,其中金华本地技术交易额超2000万元。如孵化企业金华觉远创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轻量化AR眼镜获得极大关注,成立当年即完成天使轮融资近千万元。又如孵化企业浙江像质科技有限公司,与金华市蓝海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工作获多方肯定。
镁材料研究院由兰溪市政府与重庆大学合作共建,2023年3月投运,打造了集金属材料检测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技术攻关平台、硕博士联合培养基地、本科生实训基地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院以镁基结构材料、镁基储氢材料、镁电池材料、镁基生物材料为重点研究方向,积极推进中试基地和镁合金产业园建设,加速招引上中下游企业入驻,推动镁材料生态链、人才链、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目前,中试基地完成场地建设,并于3月27日举行半固态压铸机开机仪式,首批产品出炉。
浙江光电子研究院重点围绕新材料、生命健康、能源环境、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等离子技术等方向,依托大科学装置进行研发,实现先进产业集聚和快速发展,建成全省首套、国内一流的直线段超高真空仪器互联系统——超高真空直线段互联平台,中国首个、国际第三个软X射线共振散射束线实验室——合肥光源金华线站于2024年9月7日首次出光。该院还联合浙江师范大学、巨化集团、西湖大学等推进研发,实现“等离子消杀冷链集装箱”“纳米阵列等离子激励电极模块”两项重大突破成果;与金华鹿鸣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专利转化合作,将《氧化物光阴极材料及光阴极制作方法》专利应用于产业转化等。
浙中实验室紧跟中医药发展前沿、瞄准国家需求、面向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在科研成果与项目立项方面成绩斐然,涵盖中医药、农业、材料等领域的多项创新技术和重要研究成果,为技术升级与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截至目前,该平台与本地企业签订技术交易合同15项,其中合作研发的两款产品已实现销售,5款自研产品中2款正在进行稳定性试验,3款正在进行药效基础研究及药理机制探究。
企业:向新发力 向质而行
随着建设的深入推进,浙中科创走廊打造了日益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涉及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人才输出、技术创新、资本支撑、创业项目等,推动企业向“新”发展。
一方面,走廊内既有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焕“新”发展。
在光电创新城,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绩卓越。爱旭突破传统电池技术瓶颈,实现全球首家N型BC技术GW级量产。据介绍,爱旭ABC技术凭借全背接触结构、去银化工艺及全场景产品矩阵,在效率、功率、可靠性和成本上全面领先,稳居全球光伏技术第一梯队。其产品覆盖户用、工商业及地面电站,以高发电收益与低度电成本持续巩固市场竞争力。
在师大创新城,浙江云澎科技有限公司崭露头角。这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企业,致力于将AI技术融入未来健康产业。该公司自主研发一系列国内首创的产品,如AI膳食营养师、数智化后勤服务平台以及园区数字孪生应用等,构建以“人”为中心的大健康数智生活服务生态,助推健康产业智能化。目前,云澎科技的产品已应用于政企部门、城市社区、教育学校等多个场景,服务海内外100多个城市,完成3000多个项目,用户数量超2000万户。
今年2月28日,浙师大金华科创园开园,将依托浙江师范大学雄厚的基础科研实力与多学科交叉优势,聚焦前沿领域,搭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体系,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一站式”服务,着力探索“院校赋能+国企运营+精准招商+多平台协同”的特色发展路径,全年拟招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类型企业30家,拟签约面积2万平平方米,计划签约企业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税收超2000万元。
另一方面,走廊内频频诞生新企业,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在义乌科技城,浙江馥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12月入驻。这是一家专注于中高端功效护肤的创新型生物科技企业,集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生产销售于一体,由吉川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科研团队共同投资1.02亿元设立。馥荣生物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新型功效原料和新型透皮递送技术,将于今年6月试投产,预计年产值超1亿元。未来三年,该公司将重点推进博士创新工作站、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申报,助力义乌从传统日化制造向高附加值生物科技领域转型。
在金兰创新城,摩兽出行项目顺利推进。2024年4月,金兰创新城与杭州摩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书。今年2月8日,摩兽项目在金兰创新城新基地正式落地。当前,金华摩兽科技有限公司已获电动自行车生产资质,并与本地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未来有望与金华地区汽摩配供应链互相促进发展。
在金华科技城,浙江视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备受关注,其飞秒眼科设备国产化项目为重点招引的科创型项目,也是金华市双龙人才科创中心开园以来首个落地投用的高层次人才项目。该项目专注眼科手术和生物材料加工领域的前沿研究,研发生产飞秒眼科设备,搭建产业化平台及配套耗材产品开发,实现飞秒激光眼科手术器械国产化。
接下去,我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以“改革重塑年、大抓落实年、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引领,锚定“港”“廊”“链”主战场,将“十百千万”科创赋能工程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狠抓创新策源能力提升,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