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专版

文章导航

医保基金安全靠大家

——从“码上服务”到“码上监管”:让医保既便捷又安全

胡哲南

今年4月系全国第7个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我市紧紧围绕“医保基金安全靠大家”宣传主题,聚焦药品追溯码“码上监管”、医疗机构“自我管理”、支付资格“监管到人”、参保人员“人人参与”等重点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案例警示、政策解读等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连日来,全市以“八个一”活动为抓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组织一次面向两定机构从业人员和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的相关行业部门工作人员政策培训,确保政策执行精准到位、落地见效。面向广大参保人开展一次普法宣传,使医保基金监管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印发一批宣传海报、投放一批公益广告,提高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的社会认知度。剖析一批典型案例,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开展一次医保基金使用信用承诺活动,增强行业自律意识和守信意识。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医务人员、行业专家、参保群众等选聘一批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推动实现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的良性互动、同向发力。开展一次举报奖励,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监督,扩大举报奖励结果的“知晓度”,形成“以奖促管”长效机制。制作一批医保基金监管领域优秀宣传作品,积极参加国家医保基金监管领域宣传作品征集活动,讲好监管故事,推广先进经验。

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 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近年来,市医保局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为导向,创新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通过织密服务网络、升级智慧服务、推出精准举措,为参保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保服务。

线下,金华医保构建“驻院服务站+医银驿站+流动专员”三级服务体系,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市42家公立医院设立医保驻院服务站,实现转诊备案、外伤审核等20项业务“床旁办理”,日均服务超3000人次;100家三星级“医银驿站”进驻乡镇银行网点,可办理参保登记、缴费查询等15项高频业务,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针对山区群众,组建数百名“安心医保”专员队伍,开展流动服务1100余场,手把手指导村民使用“浙里办”App办理医保业务。同时,探索建立医防养融合、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推动集采药品进村卫生室,较大村卫生室配备药品超100种,满足群众家门口购药需求。针对失能人员,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居家上门护理服务。

线上,市医保局迭代升级12393智能语音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实现7×24小时智能客服服务,日均服务能力提升5倍,慢特病备案、异地就医结算等业务精准识别率超95%。全市166家医疗机构全面启用医保“无感支付”,参保群众“刷脸”即可完成挂号、缴费、结算,累计结算34万笔,结算速度提升80%。

推出“安心医保宣传码”

实现医保政策“一扫即知”、医保服务“一扫即办”

为了提升群众医保政策知晓率,金华推出了“安心医保宣传码”,系统集成热点政策和高频事项办理、医保地图、AI问答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医保政策“一扫即知”、医保服务“一扫即办”。群众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即可了解政策,在点击观看后如需办事,只要在相应界面点击“浙里办”,即可直接进入医保办事模块,更好引导办事群众高效便利办理医保业务,让医保服务与群众“零距离”。刚休完产假的陈女士讲,她通过扫描母婴室张贴的“安心医保宣传码”,观看了生育津贴申领指南动画,并直接跳转至“浙里医保-生育津贴支付”办理入口,15分钟内就在手机里轻松完成了申报,省了请假跑腿,很是方便。

截至3月底,全市共布设现场点位5576个,“安心医保宣传码”平台总用户达到4万人,累计点播量达15万次,累计访问“浙里医保”专区6057次。

“一地签约 全省共享”

避免群众就医购药来回跑

“如今医保服务真不错,我在老家金东签约了家庭医生,前几天去杭州市滨江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也和老家一样报销!”近日,我市参保人李女士说。这得益于我市积极推行的医保服务“一地签约、全省共享”政策。

“该政策是指我市的基本医保参保人员与市内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有效签约后,在省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可以享受市内基层医院同等医保报销待遇。”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一创新举措的推出,打破了地域限制,提升医保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切实解决参保群众流动居住、流动就业的就医保障问题。

据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以家医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以前家庭医生签约政策的局限性较大,如今通过“一地签约,全省共享”政策,不仅更方便,而且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省内基层医疗机构普通门诊报销比例职工最高可达75%(退休人员80%),居民最高可达60%;慢性病种门诊报销比例职工可达85%,居民可达70%,有效减轻了群众门诊医疗负担,推进医保公共服务均等可及。

市医保局负责人表示,我市自2024年5月起实施“一地签约,全省共享”政策,2024年共惠及114.06万人次,为群众减负1094万元。

追溯码时代 医保购药的六要六不要

1

要有码

药品追溯码是印制在药品包装盒上的20位唯一代码,相当于每一盒药品的“身份证”,是药品一“出生”即被赋予的标志信息。强烈建议医保购药者只买包装上有追溯码的药,不要买没有追溯码的药,不要买追溯码被撕掉或者损毁的药。

根据文件规定,2026年1月1日起,所有销售的药品都必须追溯码全覆盖,这意味着,明年起,对那些没有追溯码的药品,建议您敬而远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住院拆零服用的药品、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目前暂时没有要求使用追溯码。

2

要扫码

要在结算药款时看着售药人员扫自己购买的这盒药的追溯码,不要让他或她扫其他药品的追溯码。追溯码一旦被扫码销售,这个数据就进入了国家医保局的数据库。

3

要小票

要坚持索取购药小票,拿手机拍一张照片留存,以防小票的热敏纸时间长了脱色,不要放弃可能的赔偿。一旦发现问题,能够保留证据,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4

要验码

要养成验码的好习惯,不要当回流药的接盘侠。国家医保局的微信公众号上“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可以验码,查证是否回流药。

5

要索赔

发现卖给自己的是回流药,一定要坚决索赔,不要不索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要毁码

药物服用完毕后,请妥善处置空药盒,建议把药盒撕开,特别要确保空药盒上的追溯码撕毁,不让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继续盗用空药盒和追溯码。千万不要将自己的药盒或药品出售给药贩子。

在此,我们也提醒所有看到本文的朋友,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为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知家人在购药用药时要牢记并使用“六要六不要”的具体做法。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同维护您和家人以及全社会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