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叙情谊 共谋发展 共话未来
——第四届金华发展大会述评
记者 陈浩洋 张益晓
我们都是金华人,我们回来了!
4月29日至30日,以“新时代 新金华 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金华发展大会召开,来自五湖四海的金华乡亲、新朋故友如约而至,共聚尖峰山下、共赴八婺之约。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乡情是人们心底最朴素真挚的情感。以乡情为底色、以发展为主题,金华发展大会成为广大八婺儿女共叙乡情、凝聚力量、共建家乡的重要平台。
一股股乡情汇聚到一起,就是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的澎湃力量。
共叙情谊
在八婺大地经纬交织的版图上,有一群“追光者”——有人叩响科技之门,托起国家重大工程的钢铁脊梁;有人深耕家乡沃土,用金华智造定义“浙江标准”“国际标准”;更有人架设文化之桥,让千年婺学在时代脉搏中激荡世界回响。
树高千尺有根,海流万里有源。走得再远,总有一抹乡愁在心头——
这一次,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锋辉从北京返回,对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感到十分欣喜,“我的根在浦江,是浦江的山水灵性和文化底蕴滋养了我的成长,家乡在我心中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他说,会一直情系家乡,不断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脚步切切,家乡之约满心期待。多年来,深圳市金华商会会长童星桦协助金华引进了环宇企业集团、宇芯集成电路等几十个项目,投资额数百亿元。“聚焦‘港’‘廊’‘链’主战场,把深圳具有技术优势的项目引进到金华,助力金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他说得铿锵有力。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金华蕴含着巨大潜能,澎湃着强劲活力,越来越多的新金华人在八婺大地上谱写出一个个精彩的创业故事——
“扎根金华20年来,我与普莱得和这片热土同呼吸共成长。”浙江普莱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伟明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公司从初期的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以研发、生产、销售产学研一体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畅销欧美、亚太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热风枪产品销量占全球销量21%,其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均处于世界第一。
作为金华市第一批由企业引进的博士,浙江氢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波已经在金华生活、工作18年,“这是一座美丽、幸福、宜居的城市,更是一片创业热土”。如今,氢途科技跻身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第一梯队,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今天的八婺大地,信念是崛起浙中,旗帜是奋斗赶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的道路上,八婺儿女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想把金华作为我们在长三角投资的重中之重,未来有可能把长三角的总部放在金华。”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项海标说。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光电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祝连庆说:“我们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光电子集成技术,后续可以与家乡对接探讨,在光电产业化方面作一些贡献。”
“生命不息,创作不止,我用一辈子的时间为自己的家乡不停地讴歌。”这是音乐人陈越的深情表白。
共谋发展
发展大会,关键在“发展”。
举办金华发展大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紧紧抓住金华籍人才较多的优势,加快发展步伐”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有力抓手、实际行动。
举办四届的金华发展大会已成为金华推动人心凝聚、力量汇聚的纽带,成为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平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第四届金华发展大会开幕式上,掌声一次次响起——这掌声,为悠悠乡情而鸣,更为家乡巨变与崭新蓝图而响!
今天的金华,八婺儿女坚决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强势攻坚“港”“廊”“链”主战场,聚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核心任务,赶超发展的号角嘹亮激荡,主平台、主枢纽地位愈发彰显。
今天的金华,赶超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更需要八婺儿女携起手来,为家乡打call、助金华发展,激活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一池春水,在拼搏实干中演绎新时代“鸡毛飞上天”的创业故事。
可以看到,动能在不断积蓄——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广大金华籍人才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共享发展机遇,牵引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和高质量项目回到金华、落户金华,还有一大批新金华人带着创业项目、创新成果,来到金华、安居金华。
欣旺达先后在兰溪、义乌、浦江“落子”,一条较为完整的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在金华长成;零跑汽车稳居全国造车新势力前三甲,成为金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上的链主型企业……
第四届金华发展大会期间共签约项目85个,涵盖人才合作、制造、农业、文旅、科创、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
可以看到,力量在不断生长——
科技创新是金华最突出的短板,也是最有潜力的跳板。近年来,金华锚定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目标,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做深做透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健全完善“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深度对接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平台+研发平台+大孵化器集群+企业”融合发展。
2023年,在第三届金华发展大会开幕式上,金华双龙人才科创中心正式揭牌。在本届金华发展大会上,又有一批高能级企业集体入驻双龙人才科创中心,见证了这座城市向“新”而行、创“新”而为、求“新”而进的轨迹。
共话未来
金华发展大会,既是凝聚共识的强磁场,也是擘画未来的瞭望台。
专场活动、主旨演讲、嘉宾访谈……本届金华发展大会上,近千名来自海内外科教、工商、金融等各界精英翘楚和金华籍代表人士、新金华人代表相聚金华,为高质量赶超发展出谋划策。
如何打造更具开放气度的枢纽之城?
在本届金华发展大会陆港提能专场活动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分会秘书长李巧芝认为:“金华地理位置优越、多式联运体系完善、货源非常丰富,在全国的物流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
内陆开放是金华最鲜明的标识,也是最可放大的优势。当前,金华正聚焦建强主平台、建好主枢纽,以大规模“硬建设”和高水平“软建设”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打造金华国际陆港,突出“能级提升、改革突破、模式创新”集中发力,一体优化“港产城贸数”生产力布局。
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表示,要加速构建中欧班列高效运输、安全治理、多元通道、创新发展“四大体系”,全力打造市场化、民营化示范班列,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浙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建忠说,将推动业务模式进一步创新,在常态化运行快捷物流示范班列的基础上,拓展开行金华至深圳、廊坊快速内贸货运班列,推动金华与珠三角、京津冀两大经济区域的互联互通,让更多的“金华制造”走向全国。
如何打造更具创新高度的活力之城?
本届金华发展大会上,在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理事长、院长,杭州嘉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小仙的倡议下,一批心怀家乡、拥有前瞻思维的金华籍投资人携手同行,以“生态共建,向善生长;科技反哺,实业报乡”为初心,成立了金华市图灵金金汇创投发展中心。
“我们希望通过资本与技术的乘数效应,助力金华从‘制造之城’迈向‘创造之都’。”孔小仙说,金华有很多特色优势产业,比如义乌小商品、横店影视、永康五金等。她建议推动这些产业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使其具备更强竞争力,拥有更高产品附加值。
孔小仙表示,愿为家乡尽自己一份力。近几年,她一直心系家乡,为家乡经济建设奔走。“金华要高速发展,一要靠技术积累和科技创新;二要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三要开放合作,让更多前沿科技项目落地金华。另外,耐心很重要,很多项目需要培育、孵化,要找准方向,努力奔跑。”
如何打造更具支撑力度的智造之城?
制造业是金华最坚实的基座,也是最富韧劲的产业。近年来,金华坚持“实业立城、工业兴城”不动摇,高标准高质量建强十条重点产业链,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专场活动上,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孙际宾、北京云圣智能科技联合创始人朱胜利、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经理黄波围绕创新引领、链动未来,共筑金华新质生产力高地畅所欲言。
朱胜利认为,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舞台、以飞行器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形态,正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各地竞逐的“新赛道”。他建议,金华可以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把握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内涵,科学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世界再大、金华是家,走得再远、总有牵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八婺儿女必将乘着奋进新时代的浩荡东风,鼓足建设新金华的冲天干劲,绘写引领新发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