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财经民生

卖茶青的老茶农问:“小姑娘,会炒茶不?”

会炒茶的大学生助农致富

记者 季俊磊

“能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是一件特别幸福且有意义的事。”昨天,金职大农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大二学生章筱菲谈起近期和同学柴凌晨赴乡村助农的事,依然有些兴奋。不久前,农学院还收到了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拔山村发来的感谢信,称赞他们是“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榜样”。

章筱菲和柴凌晨在富阳区职业高级中学读书时与手工制茶结下不解之缘。“我俩在高中时就是同学,师从浙江省农业技术能手陶宇军学习制茶工艺。”章筱菲说,那时他们是对茶叶知识知之甚少,但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开启了学艺之路。

“我们整天泡在实训室,从早到晚跟茶叶打交道。”章筱菲回忆,五六月份的实训室像个大火炉,绿茶杀青温度高达200多摄氏度,稍不留意就会被烫伤,手上起泡成了家常便饭。努力终有回报,后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手工制茶赛项中,章筱菲和柴凌晨荣获团体二等奖。2023年9月,两人又携手考入金职大农学院。

“学院为我们打造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多元实践平台,特别是在支农助农领域给了我们很多机会。”柴凌晨说,他和章筱菲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和实践项目,夯实了专业技术本领。

今年春茶采收,农学院了解到拔山村遇到手工制茶技师短缺难题后,迅速组织学生参与“支农助农,技能共富”行动,章筱菲和柴凌晨第一时间报了名。

当年的制茶“小白”,如今已是老把式。在拔山村的21天里,他们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与大赛经验优势,为当地茶农传授先进的制茶方法,从采摘时对茶叶的挑选,到制茶过程中各环节的精准把控,他们都已是一把好手。一天早上,章筱菲跟着老师傅去茶青市场收青叶,几名老茶农蹲着卖茶青,看见她笑呵呵地问:“小姑娘,会炒茶不?”她自信地点了点头,还请他们来茶厂观摩。观摩后,一名老茶农拍了拍她的后背:“小姑娘手法了得啊,快教教我们。”

那段时间里,他们还在茶园管理、茶树养护等方面为茶农提供了专业建议,帮助他们优化茶树生长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还开展茶产业调研,制作茶叶知识视频,研发茶饮创新产品,真正实现课堂知识向产业实践转化。“小小年纪不简单,他们与村民一同劳作,手把手指导操作,不仅提升了茶叶品质,还带动了村民增收。”拔山村党委书记张培仁说。

“好茶要经历杀青的煎熬和揉捻的磨砺,人生也是如此。”章筱菲说,他们希望能继续练好本领,帮助更多村民走上共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