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鹏:招商引才大使与家乡的双向奔赴
记者 叶赛丽 文/摄
在浙江杭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立鹏的办公室里,书架的显眼位置摆放着一份别具意义的“招商引才大使”聘书。这是浦江县颁发的第一批聘书,既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不断地激励着他前行。
杭机作为机床工具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高端精密磨床的研发与制造,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燃气汽轮机、精密汽车零件、精密模具模架、各类电子产品以及高档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等高端制造领域。2018年,因公司发展需要,杭机面临制造基地整体搬迁的重大决策。“在当时的几个选址方案中,浦江并非地理位置上的最佳选择。”于立鹏坦言,但他最终作出了一个让同行意外的决定——将公司迁回家乡。“当时浦江的工业发展正需要这样的项目,作为浦江人,如果能助力家乡发展,我义不容辞。”
彼时,杭机产品种类繁杂、业务范围广,面临着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给自己一点压力,在老家人面前总不能不把企业发展好。”于立鹏说,搬迁如同二次创业,在家乡背水一战,反而能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家乡政府在土地供应、搬迁协调、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了全周期服务,让他吃下了“定心丸”。
回到浦江的杭机,很快步入了发展快车道。2023年,杭机高档数控磨床企业研究院被认定为省级企业研究院;“4M级非球面数控光学组合加工中心机电系统(整机装备)”被认定为国家级首台(套),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年,杭机深化传统产业数字赋能,通过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引进高端人才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浙江省未来工厂头雁型企业。目前,杭机在精密磨削技术和制造领域,拥有有效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具备为精密制造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国际竞争能力。
在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的同时,杭机积极沿着“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全力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国内机床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公司产品展现出的高性价比优势逐渐赢得国际客户的认可与青睐。于立鹏介绍,目前杭机外贸销售额占比5%,未来3年,杭机计划将外贸销售额占比提升至20%~30%。
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虽然规模体量不大,但上下游产业链长,产业带动效果明显。作为金华工业机床产业链“链主”企业,杭机积极培育和引进重点配套企业,同时通过产品攻关和示范应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目前已成功招引企业2家,还有一些正在洽谈。”于立鹏说,这些配套企业的入驻既能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又能降低杭机自身的生产成本,是一举两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