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一城山水半城黄

兰溪女埠街道三产融合催生共富密码

本报消息(记者 王卫英 张婧)一城山水半城黄,又到了兰溪枇杷成熟季。“我们诚意满满地欢迎各位周末节假日到女埠来游玩。金黄的枇杷、凉爽的白露山风、清清的甘溪水全配齐了,就等大家来游山玩水吃枇杷了。”今年“五一”节前,兰溪市女埠街道农业和文化旅游办主任童万民向全市人民发出热情的邀请,希望市民们到女埠走走看看,过一天优哉游哉的慢生活。

五月的兰溪,水润香甜的枇杷。这种“花开在冬天,果实成熟于夏天”的水果,饱含着太多的滋味。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实,夏初果熟,承四时之雨露,被称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

枇杷主产区正是美丽的白露山风景区,山上山下聚集了10多个枇杷园,每家园内枇杷树郁郁葱葱,枝头缀满纸袋。成熟早、品相佳、风味好、价格高的“三月白”,是一枚枇杷界“白富美”。而这“白富美”的养成,离不开山上山下果农们的精心养护。

近年来,在农业部门支持下,各果园进行枇杷基地标准化建设,搭建山地标准化大棚、加强防雨雨棚、改造果园喷灌系统,通过引进不同品种使得枇杷错峰上市,充分延长采摘期,给农户带来好效益。

枇杷增收的离不开女埠街道的全力支持。该街道人大工委在开展“三推两助、双岗建功”主题活动中,以“地标提效、代表赋能”为载体,组建联盟助力共富,在各村组建“护果支队”,送技术送服务到田间地头。过去种植的枇杷品种有所老化,产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女埠街道便组织农技工作人员、支部种植大户和相关枇杷种植专家组成“农技指导队”,主动送技上门,推广“三月白”“贵妃”等优质品种,帮助果农改良枇杷树种、开展病虫害菌防治,既提升了枇杷在水果市场的竞争力,又增加了枇杷产出的效益。

“每年,我们会组织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大家都争着来上课。”作为“首席乡土技师”,兰溪市果香家庭农场负责人周正权已是枇杷界的“高手”,在他的指导下,不少果农种出了越来越优质的枇杷。“全体果农齐心协力,优选果品、稳控质量,确保女埠枇杷品质优良,广受消费者好评。”

在党群合力、产销发力基础上,白露山、穆坞、虹霓山一带的优质枇杷价格逆势上扬,一跃成为真正的“黄金果”。除了鲜果以外,果农们还开发出了枇杷花茶、枇杷蜜、枇杷酒等深加工产品,不断挖掘枇杷附加值,推进枇杷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切实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