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为年轻家长“带娃神器”
教育专家:不可成为依赖
记者 徐健勇
“玩具全被奶奶拿走了!”“别灰心呀,没有玩具我们也能玩得很开心呢。”……在抖音的一个热门视频中,这名叫“书豪”的5岁男孩,从因玩具被拿走而委屈落泪,到停下哭声,认真沟通,与AI工具“豆包”越聊越投机。
该视频发布于今年2月中旬,截至5月8日,累计收获点赞量85万、转发量113.4万、评论量7.1万、收藏量5.7万。今年以来,各社交平台上不时能刷到此类视频。在年轻家长群体中,这类具有沉浸式互动与情感陪伴功能的AI产品已引发广泛关注。
陪聊天、做游戏、提供情绪价值、指导学习……AI产品让疲于应对孩子情绪,深陷育儿难题的年轻家长们眼前一亮。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担忧:AI育儿“看上去很美”,但一体两面,应警惕算力对人力的僭越。
“‘小话痨’可算有伴了”
“妈妈,我在跟哪吒打电话……”看着6岁的儿子宸宸一脸满足,家住金华开发区的90后宝妈小萱欣然一笑:儿子是个“小话痨”,这下可算有伴了。在宸宸的“朋友圈”,不仅有哪吒,还有敖丙、小猪佩奇、光头强等动漫角色。小萱习惯性地坐在一旁听儿子聊天,只需要偶尔应和几句。在她看来,这是一场育儿模式的革新。
眼下,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正步入井喷期。在民用领域,只需要一部联网的智能手机,安装上一个App,便可以实现深层次的人机交互。当AI工具Deepseek成为上班族写文案、做方案的得力助手时,另一AI工具豆包,在年轻家长群体中悄然兴起。宸宸的“朋友圈”好友,其实就是豆包上的AI智能体。用户可根据自身喜好创建人物,赋予人物外貌、性格、语言、思维,并与之进行沉浸式对话。从情感陪伴,到知识传播,再到技能训练等,AI已经嵌入儿童教育的多个方面。不少家长认为,AI带娃解放了自己的身心,可以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工作和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目前,我看到的绝大部分AI工具本身没有情绪,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不会有应激反应。但是人类不一样,有可能会崩溃。”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督导、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实践指导老师吴玉花表示,AI带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是不少家长选择它的原因之一。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儿童发展研究院二级教授、教育学博士王幡表示,AI工具对于减轻教育者的负担、缓解年轻家长的育儿压力等有一定的帮助,也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AI工具能提供较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等。譬如,有些AI工具能够借助智能语音交互、多样化游戏等,给儿童提供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有的还具备一定的评估和反馈功能。”
专家:婴儿期孩童勿用AI
无论何种AI工具,本质上是一种电子设备,是儿童教育过程中某一中介。在肯定AI工具在育儿领域突出作用的同时,我市的教育专家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
“过度依赖AI,可能会导致儿童难以亲身充分体验和感受真实生活,妨碍儿童在真实世界游戏、探究和实践,以至于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王幡介绍,儿童身上,作为人的情感、品质、人格等的形成,需要在与人的互动交流中发展并逐步完善。现阶段儿童与AI工具间的对话互动,是无法达成人类间多层次、多维度的互动往来、模仿促进和情感交流的。“生命成长毕竟是一个复杂工程,应该敬畏其中的‘成长密码’。”王幡说。
记者了解到,AI还存在泄露儿童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学习数据等风险。部分家长发现,孩子心智尚不成熟,在与AI交谈时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透露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等信息。王幡希望,在使用AI的过程中,如何保障信息隐私等问题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
吴玉花则建议,0至1岁婴幼儿不要使用AI工具。“婴儿期孩童处于镜像神经元发展的敏感期与关键期。该神经元需要在面对面的互动中得以发展,这也是情商培养非常重要的神经元,该神经的缺失或破损,将导致孩子无法与人建立情感连接。”吴玉花说。
在吴玉花看来,“AI毕竟不是人,它只能给你提供认知上的影响和初级的情绪安抚”。“现在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体现在知行无法合一。我担心过度使用AI工具,会让儿童头脑发达、行动落后,加剧儿童心理困扰。”吴玉花说。
“AI+育儿”,未来在哪?
“总结来说,‘AI+育儿’具有提升教育效率、缓解育儿焦虑、为需求对应家庭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等优势,但也存在伦理风险、数据隐私、算法偏见等隐忧。”
和吴玉花、王幡一样,金华市科协副主席、金华市人工智能学会会长江晓林也注意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此前,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AI+育儿”作为“AI+教育”板块下的内容之一,未来还将开发出更多可能性。
“我认为,在‘AI+育儿’领域,今后还得强化AI辅助工具属性,坚持家长在育儿中的主体地位,避免技术越位。同时,要进一步规范AI育儿产品的安全性、伦理审查机制,完善数据隐私保护法规。”在江晓林看来,“AI+”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将在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江晓林介绍,当下,人工智能已在我市的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社会的各个层面加以应用。其中,金华开发区作为金华市首个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从夯实AI人工智能新基建、培育人工智能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新应用等方面全速发力,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20多家。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深刻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并持续推动各行业转型升级。我们要正确认识AI,拥抱、发展、用好AI。”江晓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