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激励技能成才
□李晓艳
近日,我市卢坚峰、陈永飞、马跃华三位技能人才获评特级技师。这得益于“新八级工”制度的落地。
2022年,人社部出台新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将原有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从五级延伸为八级,向上增加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向下增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也是在这一年,浙江启动特级技师评聘试点。如今我市共有“新八级工”制度试点企业5家,涉及电工、钳工、铣工、车工等职业。用好这项在新技术环境、新工作现场中“生长”出来的新制度,就能激励着更多高技能人才攀上技能金字塔塔尖。
畅通技能人才成才通道。此前,不少高技能人才二三十岁就已获评高级技师,在技能序列中已经没有晋级空间,面临“成长烦恼”。“新八级工”制度打破技术工人成长的“天花板”“隐形门”,让高技能人才一直有向上的阶梯可以攀登。“新八级工”制度下,还建立了与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特级技师的薪资待遇可以比照正高级工程师,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助力企业人才梯队建设。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新八级工”制度拉长了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让人重拾对技能人才、工匠的尊重,也促进企业技能人才的梯队建设。今飞控股集团作为全省首批“新八级”制度试点企业,拥有50多名高级技师,可开展电工、钳工两个工种的“八级工”评聘试点。
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但缺口较大,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我市技能人才总量超13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5万人,仍难以满足孕育新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需求。只有打开人才成长空间,才能打开产业发展新空间。“新八级”增设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就是为满足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这种复合型技能需求而产生的新技能等级。在初级工之下增设学徒工,帮助年轻技能人才成长,也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