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致敬

孝老爱亲

江宝英:23年悉心守护瘫痪丈夫 江宝英,女,1957年12月生,金华开发区西关街道金艺社区居民。 2002年,江宝英的丈夫叶国芳遭遇严重车祸,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无法自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江宝英毅然选择坚强面对,23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每天清晨不到6点,她便开始忙碌:洗衣做饭,打扫房间,给丈夫洗漱、擦身、喂饭、喂药。为了防止丈夫因长期卧床而生褥疮,她每两三个小时就要为丈夫翻身,夜里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为了给丈夫解闷,仅有小学文化的她一字一字地查字典、注拼音,每天坚持为丈夫读报。 在她的照料下,叶国芳虽卧床多年,但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江宝英常说:“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开心过好每一天。”其事迹被学习强国、金华日报等媒体报道,个人曾荣获金开好人等荣誉。 (申报单位:金华开发区文明办)

许清航:倾情书写“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许清航,男,197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东阳市六石中心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处主任。 2012年,其父突发脑溢血导致右侧肢体偏瘫,他每日陪护进行康复训练。一年后,父亲重获拄拐行走能力,基本实现生活自理。同年,其母突发脑梗导致左侧肢体完全偏瘫,医生告知恢复希望极其渺茫。面对双重打击,许清航坚定地说:“母亲养我小,我必养她老。”自此开启12年如一日的“工作+孝亲”双轨人生:凌晨5点即起,为双亲定制营养餐;通过专业培训掌握鼻饲管护理技术,独立完成复杂的护理操作。在专业护理下,卧床12年的母亲未发生一处褥疮。面对婚恋介绍,他婉言谢绝,全身心照顾父母。其事迹曾被学习强国、潮新闻、金华日报等媒体报道,个人曾获金华市教共体建设暨“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先进个人、东阳好人等荣誉。 (申报单位:东阳市文明办)

童元红:13年肩扛双重重担 童元红,女,1977年6月出生,兰溪市香溪镇上李村村民。 2012年,童元红的丈夫赵顺奇被确诊为糖尿病并发尿毒症,需终身佩戴透析袋卧床生活。13年来,她独自扛起照料尿毒症丈夫与患病母亲的双重重担:每日凌晨即起,为丈夫准备低糖、低盐、低钾的定制膳食,系统学习营养膳食搭配知识;将药物分装至便携药盒,设置多重闹钟提醒服药,以温柔话语抚慰丈夫情绪。2023年,丈夫右脚高位截肢,连最基本的翻身、坐起都成了难题。她又帮助丈夫进行康复训练,每天定时帮丈夫按摩萎缩的肌肉,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丈夫在屋内练习行走,用身体支撑着丈夫。 同时,童元红还需照顾长期服药的母亲,常在天未亮时就赶往母亲家中,为其准备早餐、整理家务,并陪同前往诊所取药。其事迹被中国蓝新闻、金彩云等媒体报道,个人曾获兰溪好人等荣誉。 (申报单位:兰溪市文明办)

朱惠倩:三十余载守护诠释母爱真谛 朱惠倩,女,1969年8月出生,金东区澧浦镇上宅村村民。 1992年,朱惠倩4岁的女儿因车祸成为植物人。面对医学“无治愈可能”的判决,夫妇俩毅然变卖赖以维生的珍珠蚌塘,先后举债15万元辗转求医5年,最终黯然返乡。2003年丈夫因车祸离世后,朱惠倩以柔弱双肩扛起照料肢体、智力双重一级残疾女儿的重担:每日为体重逾百斤的女儿翻身擦洗、处理排泄物,单次护理耗时40分钟以上;在女儿情绪失控抓挠时,她总以童谣轻声安抚;洗澡、洗头等护理工作则需亲友协助完成。 30余载寒暑更迭,12000余个日夜坚守,女儿从毫无反应到能发出单音、摆动手臂。面对已37岁的女儿,朱惠倩始终保持着初为人母的温柔。其事迹被潮新闻、金彩云等媒体报道,个人曾获新时代金东好人等荣誉。 (申报单位:金东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