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老旧小区绿化修剪难在哪

协调居民意见和筹措经费最难

记者 吴彰义

婺城区青山弄一些树木因巷窄树高修剪难的报道刊发后,老旧小区树木修剪受到市民关注和议论。不少市民致电市新闻传媒中心热线83186666反映自家小区存在的绿化修剪问题。

老旧小区树木修剪受关注

“青山弄住户遇到的问题我们也碰见了。”5月9日,家住市区青春小区中2幢的王金富来电反映,中2幢与中3幢之间的绿地上,几棵泡桐树、樟树格外高大,树冠与6层楼比肩,枝干“上房揭瓦”,影响居民楼采光不说,还存在安全隐患。

王金富住在小区35年,看着泡桐树长高。“树枝都搭在窗户上了,刮风下雨的时候,树枝拍打窗户,就担心玻璃被敲碎。”他说,他和邻居们一直希望对树木进行修剪。去年,小区100多棵香樟、广玉兰、桂花等树木得到了修剪,但这几棵高大的泡桐树、香樟却无法修剪。究其原因,居民楼前通道宽度不够,登高车开不进来,而采用人工修剪既担心工人的安全又害怕断枝砸到老房子。

市区工商城小区居民朱师傅告诉记者,工商城小区属于开放式老小区,背街小巷的行道树修剪也存在问题。工商城小区种了不少香樟、梧桐树,大多已有七八年未修剪。树木枝繁叶茂影响家中采光,刮风下雨时曾有断枝掉落,砸到汽车。他说,小区没有物业公司,居民不知道该找谁。

“小区曾对香樟树进行‘砍头’式修剪,我很反对。”家住市区紫荆苑小区的邵女士说,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为了节约经费,对树木进行过度修剪,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

修剪树木面临痛点

在走访调查中,市民、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针对老小区树木修剪到底难在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各方观点激烈碰撞之下,其中的几大“痛点”终于清楚了。

第一难:各方意见难协调。对此,不少市民深有体会。被树木遮挡了阳光的居民一肚子苦水,都希望修剪;而不受影响的居民,则有各种理由坚决反对。比如“我买房子就是喜欢这里的绿化”“大树被修剪了那么多,还能不能活”。

第二难:钱从哪里来?很多人可能都不清楚,一旦大树长到“扰民”的程度,“回缩修剪”的费用非常高。“普通树木修剪费用约几百元一棵,而处理、需要动用机械的,没有2000元钱处理不了。”婺城区城东街道青春路社区党委书记郭玮说,像青春小区中2幢、中3幢之间的泡桐,需要更专业的团队处理,费用还得翻番。

青春小区去年修剪了118棵树,花费2.6万元,这笔费用是业委会承担的。为什么修剪的费用这么高?为什么不是物业出这个钱?实际上,物业只管日常养护修剪,也就是小修小剪,费用包含在物业费里了。而高大树木需要“回缩修剪”,这是个大工程,因为不是年年都需要大修剪,许多小区的大树十几年、二十年才修剪一次,日常的物业费里不包含这笔费用。大工程需要请专业团队来修剪,这笔“巨款”就需要全体业主来承担,有人不愿意,导致经费无法落实。

第三难:一些老小区往往没有物业公司、业委会,连组织者都找不到,修剪更难。金华开发区三江街道阳光社区党委书记朱莹说,工商城小区没有物业公司、业委会,小区有1500多棵香樟、梧桐需要修剪,修剪资金没有着落。后来社区向园林公司寻求帮助,对方同意按照批量修剪降低成本,每棵树修剪也需要300元。但这笔费用,最终无法落实。

这些方法值得参考

这两天,一些市民和相关部门介绍了不少可借鉴、可参考的办法。

“这些树要是能够每年定期地维护,是绝对不可能长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王金富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市园林景观服务中心绿化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金华市城市绿化条例》,居住区内业主共有绿地的绿化,全体业主为养护管理责任人;实行物业管理或者业主自行管理的,可以依法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进行养护管理;未实行物业管理且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养护管理责任。他建议定期规范修剪,没有物业、业委会的小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协助筹建业委会、或通过开展准物业化服务等方式及时落实小区(居住区)绿化养护责任,要求物业、业委会科学、有计划、有节奏地制定修剪方案,提前杜绝“小树不修,长大扰民”的可能。

“遇到难修剪的树木,我们也愿意给予技术支持。”该负责人表示,有需要的社区可以联系园林部门,他们会派人实地查看,参与修剪方案的讨论。

部分社区尝试发挥业主自治作用。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兴学社区组织退伍军人组成戎光退伍军人志愿服务队,购买了绿化修剪工具,对辖区绿化进行日常维护。他们定期对过长、过密的枝条进行精心修剪,让灌木保持美观的形状。阳光社区组建党员、微网格长、居民骨干组成暖阳自治小组队伍,向居民征询树木修剪意见。

“关注老旧小区绿化”

系列报道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