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3.8%
我市外贸增长贡献率居全省首位
本报消息(记者 陈浩洋)今年1—4月,我市外贸稳中求进,展现强劲韧性,外贸增速好于全省、全国。金华海关5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1—4月,全市进出口2975.6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口2637.1亿元,同比增长14.6%;进口338.5亿元,同比增长7.9%,均好于全省、全国。1—4月,我市对全省进出口增长贡献率为33.3%,排名居全省首位。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在压力中开局,特别是4月份,外部压力骤增。不过,4月我市外贸交出一份超预期“韧性答卷”:全市共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06.3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出口715.2亿元,同比增长15.6%;进口91.1亿元,同比增长37.9%。外贸增速均领先于全省,且对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7.8%、51.4%和110.5%,均居全省首位。
更加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为外贸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数据显示,4月,全市对拉美进出口127.9亿元,同比增长31.2%,拉动全市外贸增速4.4个百分点。其中,对巴西、智利、阿根廷进出口快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66.1%、43.9%和234.2%。对非洲进出口117.5亿元,同比增长23%,拉动全市外贸增长3.2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502.2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2.3%。
从产品类别看,出口产品呈现明显结构性升级,绿色低碳、智能化的产品广受关注,既体现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不可替代性,也说明金华制造在转型升级中不断重塑出口竞争力。
近日,金华海关工作人员为兰溪轮峰车料有限公司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一批链轮曲柄签发了RCEP原产地证书。随后,这批自行车零件将运到国外用于整车生产。
“我们专业从事自行车、电动车传动系统研发和生产,链轮曲柄、飞轮、变速器等产品都是车辆关键零部件,除供应国内各大车企,还出口到印尼、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和地区,今年1—4月,企业出口同比增长17.0%。”轮峰车料相关负责人何媛媛介绍,通过使用原产地证书,他们能享受2%至10%的关税优惠。原产地证书让企业得到更大利润空间,增强了产品竞争优势。
轮峰车料所出口的产品属于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如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中间品作为连接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纽带,已经跃升为外贸新增长点之一。
伴随新能源汽车出海热潮,锂电池及其关键原材料等中间品出口也持续升温。浙江巨江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车用锂电池以稳定性见长,在东南亚广受欢迎。“我们的产品属于第9类危险货物,金华海关派员耐心指导我们改进包装要求、规范标识标签印制,将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前端,增强了我们产品出口的信心和底气。”巨江新能源相关负责人李光莲表示。
为助力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中间品贸易,金华海关根据企业需求适配政策,提供原产地证书智能审单、自助打印,以及“提前申报”、证书“云签发”等便捷模式,优化通关服务,帮助企业乘势而上、高效出海。1—4月,金华中间品出口823.5亿元,同比增长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