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3版:今日开发区

【民生之问 “流动”作答⑥】

流动服务团一线助企“解渴”

策划/许新云 撰稿/俞夏冰

“工期紧、任务重、建设质量要求高,但项目投产的速度比预期快。”4月28日,金华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建海在隆隆的机器轰鸣中,还记得项目落地之初,金华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的场景。

该项目位于金华开发区新能源及高端装备产业园,一期工厂投建年产50万套汽车零部件项目,涵盖冲压、热成型、压铸、焊接等生产线,主要为零跑汽车金华生产基地提供右前舱纵梁总成。“一期工厂从动工到投产仅用9个月,若按常规流程,落地时间将大大延后。”杨建海介绍,项目前期,审批部门积极上门服务,对接企业需求,运用“基坑先行”的灵活处理,助推项目迅速落地并紧密契合生产节奏。正是这样的高效配合,坚定了他们在这里持续投资的决心,目前,该公司二期、三期工厂规划建设已提上日程。

上门问需、巧解难题、促进发展……近年来,金华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组建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服务团队,主动对接项目建设需求,通过提前介入、预审指导、帮办代办等举措,将审批服务从“坐等审批”转变为“上门帮办”,提前解决企业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企业点题、部门跑腿,已经是我们的工作常态。”金华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放管服”管理科工作人员陈飚是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服务团队的一员,在他看来,相比于以往在窗口后等企业上门,他们现在的工作更像是一脉流动的“活水”助企“解渴”。

“有什么需求,你们列个表,我们去办。”去年4月初,总投资约50亿元的浙江凯茂精密科技项目刚签约落地,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就送上了门。据悉,凯茂科技是目前国内首家且唯一量产并出货超薄柔性电子玻璃(UTG)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该项目基地达产后,将进一步补强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持续推动产业平台提质升级。“我们首次在金华开发区摘牌拿地,缺少审批经验,但开发区的贴心服务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该公司董事长华净文说。

“项目刚签约,我们就成立了工作专班。”金华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很多情况不清楚、不掌握,工作专班就主动靠前,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去年6月开始,专班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服务介绍“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及各审批部门流程、所需材料、相关政策,与凯茂科技初步确定采用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的举措,助推项目落地速度实现质的飞跃。目前,该项目主体已完工,预计今年9月竣工验收,10月投产。

金华新能源汽车小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设置了项目招引、产业培育、要素集成、园区管家等服务场景,为入园企业做好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持续引入中介提供专业化服务,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补齐关键一环,进一步完善“拿地即开工”“竣工即验收”“验收即发证”等加速审批模式,助力优化开发区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