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华市乡村厨神争霸赛县(市、区)选拔赛收官
地标食材碰撞出新滋味
记者 汪蕾 通讯员 陈芮
“滋啦”,头戴厨师帽的乡厨们挥铲如剑,菜香扑鼻而来……5月18日,随着武义县乡村厨神选拔赛暨地标特色菜(小吃)挑战赛结束,2025年金华市乡村厨神争霸赛县(市、区)选拔赛收官。
记者从市文旅局了解到,经过前期近1个月的角逐,546名活跃在农家乐、民宿、餐饮小馆的民间高手拿出看家本领,目前晋级2025年金华市乡村厨神争霸赛总决赛的50名选手已经产生。5月30日,他们将在婺州古城老六中操场展开巅峰对决。
浙中百县千碗研究院院长、金职大教授刘根华表示,这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金华乡厨大比武,通过举办美食比赛搭建平台,目的在于选拔培育一批隐于“江湖”的种子选手,并推介金华乡间美食。
地标食材的奇妙相遇
武义县乡村厨神选拔赛中,本地乡村厨师运用武义宣莲、武阳春雨、武义灵芝、桐琴蜜梨、武义铁皮石斛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后简称“地标农产品”),结合其他在地食材制作乡土好味。
柳城畲族镇古街里餐厅厨师洪小卫的宣平茶香莲蓉豆腐,将宣平莲子、豆腐、武阳春雨茶融合,风味独特;“厨娘”徐美如制作的莲子乌米粽,粽香中透着咸鲜;麒麟阁酒店厨师叶辉带来宣莲三宝,既有药膳功效,又突出本土特色;莲塘阁农家乐用散养老灰鹅与新鲜石斛慢炖,汤汁浓郁;蜜梨与石斛制成的糕点,既保留了水果清甜,又增添滋补功效……
“这场赛事是武义地标农产品与美食文旅的首次深度结合。”武义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和广告监督管理科负责人潘杨斌介绍,地标农产品都是天然好食材,将它们融入参赛菜品,既展现食材潜力、乡厨技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比赛中不少“土味”创意,则是地标农产品价值的延伸。“未来,我们将努力推动‘地理标志+’,延伸种植、加工、旅游链条,让地标溢价转化为经济效益。”
在刘根华看来,乡厨不仅有“土味”创意,更以创新手法让传统食材焕发新生。他说:“地标美食不是守旧,是在特色中寻求突破。”
八婺乡厨各显神通
武义选拔赛是本次乡村厨神争霸赛县(市、区)选拔赛的最后一站。早在4月24日,兰溪选拔赛就揭开大赛序幕。参与了各地选拔赛的裁判长刘根华透露,比赛过程可谓惊喜不断,特别是与科班出身的酒店大厨相比,八婺乡厨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乡厨的菜,贴合本地,食材本土,做法家常”。
从去年“金华火腿杯”厨神争霸赛首次将参赛选手扩容到乡厨群体,到今年进一步聚焦乡厨与乡土菜,近年来,金华美食大赛愈加突出地方菜肴特色,很多乡厨对在地食材运用得心应手,并加以创新,在造型改进、口味改善等方面都体现了老菜新做的创意性。很多县市选拔赛虽未将地标农产品的运用作为硬性条件,但厨师们不约而同选用了地道食材。
比如,金东厨师胡恒杨烹制的林下跑山猪蹄用的是自家放养山林的两头乌;兰溪有厨师原创了一道杨梅笋干扣肉,就是将地标农产品兰溪杨梅融入菜中,配上肥瘦相间的扣肉,色香味俱全;义乌选拔赛中,则用到了地标农产品义乌红糖……
从乡野灶台到产业舞台,活跃在一线的基层厨师闪亮登场,一批农家“厨娘”走出家庭厨房进入大众视野,被激发创业热情。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比赛的参赛人群更广,基层热情更高,美食定位更乡土,不少县市选拔赛现场还融入乡风文明宣传。记者了解到,总决赛现场还将与美食市集相融合,市民、游客可自由进入比赛场地,购买现场制作的美食,真正“让赛场对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