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全产业发展 农文旅融合

永康永祥探索村企共建共富新路

记者 胡凯迪

盛夏时节,漫山遍野的杨梅挂满枝头,如同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翠绿的山林间。在永康市江南街道永祥片区,杨梅的香甜弥漫在村里田间。

永祥杨梅种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色泽鲜艳、酸甜可口的优质杨梅。每年杨梅丰收都会举办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永祥杨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让杨梅产业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引擎。

日前,“拱瑞杨梅坞·共富综合区”永祥杨梅全产业链开发暨首款杨梅饮品投产庆典在江南街道拱瑞下村举行。一端以文旅融合激活天然氧吧的生态价值,一端以产业升级摆脱万亩杨梅的销售困境,共同书写永祥片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奔赴的共富篇章,让杨梅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果子”,为乡村振兴擦亮共富品牌。

“过去杨梅销路不稳定,深加工跟不上,村民增收难。”拱瑞下村党支部书记周海勇介绍,以前该村长期受困于小散弱的传统种植模式,如今村里全力打造杨梅全产业链,不仅破解了产销瓶颈,更蹚出了农文旅融合的共富新路。

据介绍,规划中的“拱瑞杨梅坞·共富综合区”由该村与中月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浙江拱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以永祥片区内的杨梅种植基地为依托,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推动三产融合,从区域散点转变为杨梅全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的共同富裕示范区。

“去年试运营期间,仅深加工产值就突破千万元,带动村民务工收入增长30%以上。投产仪式的举行,更是为我们注入了‘强心剂’,新建的智链中心将实现杨梅溯源数字化管理,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周海勇介绍,“拱瑞杨梅坞·共富综合区”涵盖赏梅休闲、工坊体验、康养度假等多元业态,将实现“卖杨梅”向“卖风景”“卖体验”转变。同时,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0万元。

据悉,由于保鲜期短、运输损耗大,传统的杨梅产业容易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如今,随着产业链的完善,更多共富红利正在释放。

拱瑞下村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参与杨梅种植、加工和文旅服务,预计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带动人均年收入增至4万元以上。村集体还设立“共富基金”,将项目利润的10%反哺村集体,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困难群体帮扶,并探索“农户入股”模式,让村民共享产业增值收益。

小小的杨梅里,蕴藏着共富密码。这些曾经只能鲜食或简单加工的杨梅,正通过村集体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变身为高附加值的杨梅饮品,流向全国市场。拱瑞下村不仅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更探索出一条“村企共建、产业共兴、利益共享”的共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