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收益从0.5万元到2.5万元
兰溪火炉山黄花菜产业升级
记者 卢奕仿
每到六七月,兰溪市永昌街道火炉山村的田间地头便是一派繁忙景象。昨天凌晨4时,村民们穿戴严实,穿梭田间采摘含苞待放的鲜黄花。“这些是新品种,花苞大、品质好,烘干后能卖到每公斤100元。”村民沈红汗水浸透衣裳,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火炉山村种植黄花菜的历史已有50多年。作为水库移民村庄,这里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一般经济作物难以生存。一次偶然的机会,村民徐元钧从建德市带回黄花菜种子试种,大家惊喜地发现,这看似娇嫩的花朵,实则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低,于是纷纷效仿种植。如今,黄花菜已成为火炉山村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600亩。
沈红口中的新品种指的是猛子花。它的全生育期约190天,单蕾均重2.3克,亩产高达2500公斤,比本地老品种增产近1倍,而且加工转化率高。“老品种约7公斤鲜花才能出0.5公斤干成品,新品种只需5公斤。”该村党支部书记吴月英算了一笔账,过去亩均收益最高5000元,现在有望突破2.5万元。“不仅收入高了,还不用通宵采摘了。”她解释说,老品种清晨盛开,需要在盛开之前采摘,村民只得通宵劳作,而猛子花下午才开花,白天也可采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此外,该村还在市农科院指导下,引进了白花、细叶子花、祁东花、安民花等多个新品种。“科学搭配品种能有效拉长当地黄花菜的生产周期。”市农科院花卉林果研究所专家吴嘉颀说,推广的新品种中有两个是赏食两用品种,对火炉山村未来延长产业链、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村里的加工基地也在升级。“新采的鲜黄花先经3~5分钟高温蒸汽杀青,再送入烘干房,仅需15小时,便可转化为安全、耐储运的黄花菜干成品。”吴月英说,该村争取了200多万元移民资金,全部投入黄花菜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