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在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
厚植优势创新发展 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焕发新活力
本报消息(记者 吴振荣 吴瑜涛)6月26日,我市召开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历史经典产业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焕发新活力、展现新辉煌,加快构建具有竞争优势和金华特色的历史经典产业集群。
傅显明、姜玉芳、章旭升、陶叶萍、蔡艳、张少华,市政府秘书长褚惠斌参加。会上,市经信局汇报历史经典产业前期工作和下步计划,各协调小组组长作交流发言。
张健指出,自201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坚持以市场化发展道路,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塑造新辉煌。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做好传承发展工作,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激发历史经典产业发展内在动力。去年以来,全市上下抓住契机、迅速行动,历史经典产业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发展态势量质并举,传承创新多点突破,取得积极成效,但短板不足仍存,须针对性解决。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金华市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扎实推动历史经典产业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品牌建设、发展环境等显著提升,助力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张健强调,要提规模。加强企业培育,支持各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链主型”企业;抓实项目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相关重点项目、示范项目,强化重大项目谋划招引;推动产业链延伸,助推历史经典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供应链。要强创新。坚持传承创新并重,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融合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爆款”热点,形成乘数效应,着力打造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要树品牌。打响公共品牌,整合品牌资源,打造更具金华辨识度的产品标识、品牌形象和文化价值;打造展示窗口,用好旅游资源,推出一批具有历史经典产业特色的旅游路线;拓展对外市场,鼓励企业赴外办展参赛,进一步拓市场、抢订单。要育人才。做好人才评选工作,强化后备队伍建设,力争获评更多省大师、国大师;优化培育传承机制,完善“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政、协、校、企”高效协同,健全“学院、学科、学徒”工匠培养体系,推动相关群体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要优生态。建强集聚发展平台,推进历史经典产业类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创意街区、商业特色街区建设,“一业一策”推进历史经典产业核心区协同区建设;加强要素支持,加强税费优惠、土地要素保障、金融保障等政策倾斜,助推产业发展;做好“金心助企”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会前,市领导一行实地走访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企业年产5万吨肉制品数字智能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进展。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火腿生产车间、肉制品生产车间、大型冷链基地、火腿文化博览馆、研发中心等,投产后可年产火腿150万条,肉制品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