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推进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
本报消息(记者 苏宣萌)日前,记者走进金义新区羊尖山单元地块安置房项目现场,只见几栋高层封顶在即。该项目总面积12.7万平方米,去年9月底开工建设,工程进度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监管下,不仅缩短工期,还有效降低质量风险、管理成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施工方负责人邵云云说。
近年来,金义新区重点工程、施工项目点多面广,完全依靠人力难以摸清全区施工人员、设备、车辆的底数,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排查,突发事件难以及时掌握,质量问题难以追本溯源。为此,该区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牵头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信息深度集成、风险实时提示、无价材料精准评估等,并在全区重点项目推广应用。据介绍,该平台开发智慧工地、招标监督、成本管控等模块,涵盖全区工地现场人员管理、安全监管、现场施工的监管数据,实现重点工程建设数字化、可视化、规范化,及时掌控全区各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和安全态势。
作为金义新区自贸区建设的标志性产业园,金义数字经济总部中心项目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智慧工地板块的人脸识别、GPS定位等技术,实时追踪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位置信息,自动分派任务。同时,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形成管理人员画像,满足监管和考核、劳务实名制监管等各种服务场景,确保施工安全和高效。”建设方相关负责人厉将说,依托平台应用,可综合统计工地环境、视频、塔吊、人员等施工现场情况,实现项目“人机料法环”等数据感知、共享、预警,实现施工进度、施工工序的三维可视化管理。
金义新区还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业务流程在线化,协同建设方、施工方等相关单位,形成智慧化的政府监管、企业管控两级管理体系。“过去物料验收依赖人工,现在加入数字化物料管理系统,材料品牌、价格、规格等即时上传数据库,实现了从单点验收到物资全过程管理,不但可以防作弊、防虚收、防偷拉、节省人员精力,还可以为项目节省成本。”金义新区发展集团负责人介绍,去年7月上线该平台以来,该集团的承建项目实现了对建筑工地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和人员的智能化管理,政府相关部门、街道(乡镇)通过平台能及时掌握全区各大项目的建设情况和安全态势,项目监管服务效率全面提升,有力支撑重点项目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