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为青年在乡土中找到人生新舞台
磐安建12个实践站点为年轻人乡村逐梦
本报消息(记者 毛伟军 通讯员 羊颖颖)“只要无人机飞过,茶园里的病虫害将得到彻底根治。”昨天上午,磐安县窈川乡宜机化智慧茶园内,茶厂厂长潘洪波正熟练操控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
随着螺旋桨发出轰鸣声,载有药液的无人机在山谷中来回盘旋,不时洒落雾化药剂。没一会儿,药剂已覆盖整片茶园。这是磐安县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之一,该站点负责人潘洪波每天通过科技手段,助力茶园管理提质增效。
近年来,磐安县积极推动各类资源向乡村倾斜,一系列帮扶政策让年轻人与乡村有了双向奔赴,涌现出不少农创客和“新农人”,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面孔和新面貌。日前,该县启动的12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就是一生动实践。这些站点为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等群体打造了实习、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诸多像潘洪波这样的青年人才将创业就业目光投向乡村。
“实践站点是企业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双赢选择,青年人才的引入,不仅让企业在无人机植保、数字化管理等领域有了突破,更推动企业向生态养殖、林下经济等新业态拓展。”绿水丫丫总经理潘春辉表示,这种企业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既助力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获得坚实的人才支撑,也让青年在乡村实践中拓展了个人价值。
据了解,绿水丫丫站点计划招聘基地管理、生产加工、电商运营等8个岗位,目前已有6人到岗。短视频运营员王辉就是其中之一。“自从加入绿水丫丫站点后,我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在团队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能学到更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王辉说。
在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实践站点负责人曹郁青正在安排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两位研究生的工作事宜。“以前,像磐安这样的山区县要招聘研究生真的很难。现在,入乡创业在年轻人眼中已成为一种潮流,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人才,大大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曹郁青说,有了多元化人才,公司有意向油菜方面拓展,逐步开拓种业的新市场。
今年初,浙江提出打造至少1000个青年入乡实践站点,主要为入乡青年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培训等集成式服务,解决眼前之困、后顾之忧。磐安首批建设的12个实践站点聚焦茶叶、中药材等县域主导产业,围绕青年需求,在就业指导、创业孵化、技能培训、技术服务、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1+N”一站式服务。
从无人机飞防的科技场景,到全周期服务体系的政策设计,青年与乡村的双向赋能,正逐步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下一步,磐安县将持续优化站点布局,不断扩大覆盖领域,创新推出入乡青年就业创业“一件事”改革,真正打通青年与乡村“最后一公里”,提供就业创业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