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准大学生的外卖体验之旅
感叹:比较紧张,送久了迟早会出问题
记者 黄珊
高考结束后,有人选择旅行放松,有人宅家追剧,而金华市某高中毕业生覆别(化名)却选择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暑期工——外卖骑手。在近一周的送餐经历中,他体会到了外卖行业的艰辛,也见识了城市生活的另一面。
覆别告诉记者,由于他是8月份出生的,没有够到法定年龄,还不能考驾照。高考结束后,他在家没待几天,父母便催促他出门找点事做。偶然间,他在同学的朋友圈看到一则招聘广告:“招两轮电动车配送水果零食,兼职日结280元至300元。”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在父亲陪同下去报了名。
“当时说是送水果,其实就是外卖员。”覆别说,入职时,公司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租用公司的电动车,要么用自己的车。考虑到自己的车速度慢,续航也有限,他最终选择了租车,月租金700元。公司承诺,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收入能达到三四百元。然而,干了不到一周,覆别发现自己每天工作不到5小时,收入仅70多元。“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刚入行不熟练,另一方面是怕超时扣钱,不敢多接单。”
外卖行业的规则让覆别感到压力巨大。京东外卖的超时规则是:超时5分钟内扣10%,而美团则高达40%。如果超时20分钟,系统甚至会限制接单。公司给新手提供了5张“免罚卡”,仅仅几天,覆别就用掉了两张。
“送久了迟早会出问题。”覆别坦言,想要不超时,就得加快速度,甚至不得不闯红灯或违反交通规则。而如果想多挣钱,就必须同时接多个订单,但这又增加了超时的风险。
他算了一笔账:一单三明治售价27元,配送费8元;遇到下雨或下雪等极端天气,系统会每单加1元;午间高峰时段(12时至15时)的订单价格略高。即便如此,扣除租车费、保险费等成本后,收入依然微薄。
送外卖的“坑”远不止于此。覆别介绍,想要正式接单,必须先“开工号”,即开通送外卖的资格。一旦开工,系统每天会自动扣除3元保险费。此外,公司还推荐骑手缴纳100元至300元押金,声称这样可以接到“优质单”——配送费更高,比如送重要文件或贵重物品。
“我没交押金,因为不确定能干多久。”覆别说道。公司原本希望他签12个月的合同,但他考虑到接下去就要去上大学,最终只签了1个月。“现在的目标是把700元租车的费用先挣回来。”
送外卖的经历让覆别对金华这座城市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家住江北,初中也在江北读,以前觉得金华就这么大,送外卖才发现,很多地方我根本没去过。”他说,有一次,他从金华市第十五中学取了两杯橙汁,送到金厦花园小区。结果,顾客打来电话说送错了,送的是桃子汁。此时已是晚上八九点,他只好硬着头皮返回店铺更换,而手机和电动车的电量都已所剩无几。
还有一次,他送餐到金华市中心医院。本以为家住附近,对医院很熟悉,结果发现1号楼7楼需要转电梯,光是等电梯就花了5分钟。“很多外卖店藏在巷子里,根本没有堂食,纯粹做外卖生意。”他说。
尽管送外卖充满挑战,但覆别也感受到了同行之间的温暖。他说,有时候前往陌生小区,不知道门禁怎么开,其他外卖员会热心指点。“虽然互不相识,但大家都会互相帮助。”
这段短暂的外卖员经历,让覆别深刻体会到了服务行业的不易。“以前点外卖,总觉得骑手慢,现在才知道,他们可能正在为不超时拼命赶路。”他说,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换位思考,也让他更加珍惜未来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