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聚力破解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兰溪质量管理提升行动助力转型升级

本报消息(记者 张婧)昨日,在兰溪市欣旺达塑胶有限公司的注塑车间内,记者看到注塑机旁的电子看板上闪烁着“12分钟”的绿色数字。这12分钟正是兰溪市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带来的显著成果。

近年来,兰溪市深入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围绕降本增效、提高产品合格率、提升企业质量意识等关键目标,采取多项措施,聚力破解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经过不懈努力,纺织行业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分别入选省级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的第一批、第二批区域试点,报送的企业提升案例连续3年获评省级优秀案例。

兰溪市欣旺达塑胶有限公司曾因注塑机换型调试耗时长、材料损耗高而陷入行业共性难题。“每次换模就像拆盲盒,停机20分钟意味着产能流失,调试过程中的原料浪费更是让成本居高不下。”公司生产负责人表示。这种低效不仅削弱了企业承接紧急订单的能力,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暴露短板。

为解决这一难题,兰溪市市场监管局建议企业将缩短换型时间、减少材料损耗作为提升行动的重点。企业还建立产品注塑工艺卡,对加工参数进行深入分析,为每台注塑机建立档案,实时监控设备运行情况。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企业的换型时间从原来的20余分钟缩短至目前最快的12分钟,注塑生产材料损耗从之前的125%降低到110%,生产不良率从5%降低到4%,显著提升了公司的经营效益。

在距离欣旺达塑胶一公里外的浙江非凡蓝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一场关于“布面纯净度”的攻坚刚刚告捷。此前,该公司因进货检验把控不到位、关键工序控制不稳定,导致产品质量波动较大,特别是坯布布面异性纤维疵点引发客户投诉较多。在兰溪市市场监管局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企业加强关键过程监控,新增监控设备,对浆染过程中的参数进行精准监控。配合浆染工艺的数字化改造,产品合格率一举突破97%大关。如今,走进公司的成品仓库,发往外地市场的布卷整齐码放,客户投诉数量从原来的每月6至7次下降到每季度0至2次。

截至目前,兰溪市共培训小微企业600余家次,培训企业员工1200余人次,精准帮扶30家企业,有效提升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形成了《纺织行业企业质量管理核心过程实施指南》《兰溪市新能源材料标准体系指南》等7类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模板,促进了兰溪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