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义乌集拼出口伊拉克集装箱破千个

本报消息(记者 钱旭升)日前,一个由1200余件散货集拼而成的集装箱在义乌铁路口岸集拼仓完成报关手续,发往伊拉克乌姆盖斯尔,成为“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下出口伊拉克的第1000个集装箱,这标志着铁路口岸“集拼仓—伊拉克”专线迎来新进展,也标志着“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提质扩面取得新突破。

为推动“集拼仓—伊拉克”专线高质量发展,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铁路口岸公司联合集拼仓合作企业浙江博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深挖线路资源潜力,与长期深耕中东伊拉克市场的浙江双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进一步巩固货源优势,同时,叠加集拼仓“多票市场采购+多票一般贸易”模式及“先查验后装运”的通关优势,优化升级全链条出海服务,有效保障货物出口“通得顺、通得快”。

今年以来,铁路口岸公司持续推进服务升级,推出预配箱与预申报的运作模式,加速货物流转,整体通关时效提升20%以上,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优化仓内堆位布局,在现有堆位基础上新增库容25%,新增堆位662个,显著提升集拼仓堆存能力。优化集拼仓流程,持续提升便利化水平。

同时,铁路口岸公司充分发挥“先查验后装运”模式特有优势,全面摸排本地跨境物流市场资源,走访义乌全市各物流集聚区和跨境电商产业园,积累意向客户逾百家。利用铁路口岸集拼仓自营区块孵化培育中小型物流企业开展“先查验后装运”业务,为铁路口岸三期储备优质集拼仓企业资源。

“今年1—6月,义乌铁路口岸集拼仓累计出区3512标箱,同比增长6.13%。”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铁路口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公司将持续推动“先查验后装运”模式提质扩面,加快培育新的国际货运集拼专线,不断扩大“集拼专线”影响力,为义乌“品牌出海”注入更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