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湖南十八洞村:多管齐下亮出“明白账”

记者 张益晓

前段时间天气不大好,时不时还有强降水、雷暴大风,施进兰有点急,路上遇到村干部就要“唠叨”几句,“路边坎坡得抓紧整修好,答应群众的事说好啥时完成就得啥时完成”。

施进兰今年55岁,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正式上岗前接受了县纪委监委的培训,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坎坡整修项目要抓紧完成,我们得监督牢。”施进兰说。

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首倡地,现已发展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2013年,随着小山村按下发展“快进键”,当地各级政府多管齐下跟进监督,村庄内部创新方法强化自我管理,向广大群众亮出一本本“明白账”,“后陈经验”在此得到深化发展。

上下贯通,村集体建好账、常晒账,县、镇纪委和村监会勤对账——

花垣县纪委监委在十八洞村搭建村权监督微信群、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对村里的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村监会由5人组成,涵盖致富带头人、老党员、老干部等。“我们会列席村支两委重要会议、参与村里重大决策、审核村级财务收支,并将收支明细通过公示栏和微信群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隆建义说,村里6个小组还各选出3名村民代表参加监督,将财务公开事宜宣传到家家户户。

“起初,大家不愿意进群。”施进兰记得,县纪委安排干部用一周时间逐户上门做村民工作,并教大家如何进群。如今,这个微信群有187个人,每家每户都有人入群。“大小事情村民都可以在群里说,村干部看到都会及时回复。”施进兰说,微信群不仅实现对村级权力的监督,还成为倾听民声、服务群众的窗口。

这些年,十八洞村发展越来越快,形成特色种养、乡村游、山泉水等特色产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突破600万元。

家底厚实了,监督更需跟上。一方面,县、镇两级纪检监察机构联动跟进,强化对利益联结机制运行、产业发展突出问题解决情况以及村干部廉洁自律等的监督检查,以有效监督维护村民利益。另一方面,村监会密切对接村经济联合社,利益联结后到账的款项,都进入镇管账户,凡需从中支出的,先由村里开会商定,再到镇里报账。

思源餐厅是十八洞村集体资产,起初由村经济联合社负责经营,多名村干部参与管理。“村干部设置二维码收款,既不利于餐厅管理,也存在私设小金库的风险。”隆建义说,经镇纪委、村监会提醒,餐厅设立统一对公账户收款,堵塞管理漏洞。“做好监督工作,公开透明是法宝。”‌

左右协同,将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与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相结合,推动村庄向善、向上发展——

在十八洞村村务公开处,墙壁上挂着《花垣县十八洞村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暂行办法》《“互助五兴”工作机制》等图,十分醒目。

村庄蓬勃发展、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为管好村集体“三资”,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带领村支委制定《花垣县十八洞村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与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与村民贡献相挂钩的收益分配制度。

“互助五兴”即一名党员干部联系五户群众,在学习、生产、乡风、绿色、邻里等五方面开展互助。施进兰也是“互助五兴”小组长,“比如邻居施大姐一人在家种田,插秧打谷时来不及干,我们其他几户就一起去帮忙”。

“对集体经济收益进行细致分配,其中40%左右用于参与互助小组的全体村民奖励,其余则用于解困、助残、奖学、公益设施建设等。”隆建义说,这些收益分配情况、支出情况也会在村务公开栏、微信群公示公开,线上线下接受村民监督。

如今,十八洞村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得越好、互助小组工作开展得越好、村民支持村级事务力度越大,村民奖励就越多、村集体服务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就越好的良好局面。

“现在还有村民来找你反映情况吗?”面对记者的这个提问,施进兰笑着回答:“有人找,说明我们依旧得到村民信任;没人找,心里反而慌了,那可要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