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一份职业也承载着健康梦想
95后青年陪爬尖峰山
记者 吴彰义 卢师慧 文/摄
你永远猜不到当下年轻人能在哪个犄角旮旯发现财富密码。这不,海拔427米的尖峰山最近出了个陪爬师,陪人爬山300元一次,还真有人买账!
1998年出生的蒋之宁,身高1.8米,清爽的运动发带束起黑发,俊朗阳光的形象正契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这名年轻人将他热爱的健身事业,“搬”进了承载金华人乡愁的尖峰山。
陪爬赚的是辛苦钱
尖峰山2000级蜿蜒而上的石阶吸引了络绎不绝的登山者。在人群中,蒋之宁矫健的身影令人瞩目。他的服务内容包括帮游客背包、景点讲解、情绪鼓励,或者给予“拉一把、背一段”的体力支持。
蒋之宁的第一个客人是一名年轻女生。出发前,蒋之宁仔细询问客户的体能基础、运动经验和登山目标。根据对方需求规划专属路线,科学设置休息点。陪伴客户爬山的过程中,他关注客户的心率、呼吸和步态变化。“感觉怎么样?需要调整速度吗?”适时的提醒和必要的支撑贯穿始终。他根据客户状态调整行进速度,既避免过度疲劳,也鼓励在能力范围内突破:“再坚持一小段,前面平台风景特别好。”
途中,蒋之宁也会自然地讲解护膝姿势、分享身边的趣事:“看那边,那就是金华城,待会登顶视野更好。”枯燥的攀登增添了趣味。
“一个人爬山太孤独,但和朋友约时间不一定凑得上!”请蒋之宁陪爬的大多是年轻人,在他的陪爬视频中,大多人肯定了他给予的情绪价值。
陪爬并非易事。这份工作更是技术、体力和耐心的三重考验。前几天,蒋之宁接待了一对母子。“孩子走几步就累,大部分时间需要抱着,还要讲故事逗乐,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他说,抱着15公斤的孩子,原本17分钟的路程花了一个多小时。
每次陪人爬山,蒋之宁都会带着背包——一个精心准备的“移动保障站”:驱蚊液、常用药品、能量零食等物资一应俱全。“安全是第一位的。”他说。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选择成为陪爬师,蒋之宁的初衷是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蒋之宁是临安人,毕业于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大学期间,他一边在健身工作室兼职,一边积累实战经验准备创业。2023年,他在金华市区开了一家健身房。他时常在网上平台展示自己的健身成果,从而吸引更多关注和潜在客户。“我们这代年轻人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说。
“但是我觉得不够,希望视频能够积极传递正能量。”随着泰山陪爬师走红网络,蒋之宁敏锐地捕捉到了灵感的火花:何不将健身房成熟的“一对一私教”模式,移植到尖峰山?
“现在年轻人很多喜欢登山。”蒋之宁发现,很多人渴望“走向户外、拥抱自然”,寻求运动中的情绪价值。于是,今年5月,他背起行囊,尝试陪爬师这个新职业。
为何选择尖峰山?蒋之宁表示,尖峰山是金华的一种象征,也承载着自己的青春。学生时代,尖峰山是他挥洒汗水、磨炼意志的天然训练场。“2000级台阶,很适合锻炼,既不会太累,又能锻炼人。”
每一次陪爬,蒋之宁都做成了视频,传递运动的快乐。“登山是与自己的对话。能在山路上帮别人找到节奏和风景,这条路,值得好好走下去。”这名年轻的陪爬师望向蜿蜒而上的石阶,眼中映着晨光。
展示金华的一扇窗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蒋之宁的陪爬师服务,在满足登山需求的同时,也意外地成了推介金华山水与城市魅力的一扇窗口。自他推出陪爬业务,来自上海、江苏等地的客户找上了他。在陪爬过程中,他自然而然地成了热情的“本地通”。
“登顶后视野极佳,那边就是双龙洞景区方向,夏天洞里特别凉快,是避暑好去处。”他热情地向一名上海来的客户介绍,“下山后如果饿了,强烈推荐去古子城,尝尝地道的金华酥饼,或者找家网红店感受下本地的烟火气。”金华的特色美食、文化景点和周边好去处,在他口中如数家珍。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好风景、好服务,都需要主动让更多人看见。”蒋之宁的陪爬视频,让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他的视角,了解到了一个更生动、更宜居、户外资源丰富的金华。
随着陪爬师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其未来的规范化发展也备受期待。蒋之宁一直认为,服务要有清晰的边界。“要让陪爬师真正成为一份规范、体面、可持续的职业。”他期待未来这个行业能够成为更多人的择业选择。目前,他也在组建更多人参与的陪爬团队,传递健康理念,展示金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