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我市积极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新热点——

商圈“焕新” 消费“出圈”

本报消息(记者 陈浩洋)循环音乐快闪、二手旧物交易、充满烟火味的摊位……昨晚,位于婺城区罗店镇八一街的金华山“开罗吉市”举办第二波循环市集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作为浙中首个中古特色商业街区,“开罗吉市”融合历史韵味与潮流创意,从金华特色美食到创意十足的文创手作,从中古循环好物到本土知名品牌,多元业态齐聚一堂。

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人们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明显,优质新供给成为全面扩大消费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我市紧跟需求新趋势,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为人们带来消费新体验的同时,也激发了消费市场更大活力。

如今,商圈、商场不只是“买买买”的场所,消费者更看重场内的环境和体验感。为此,我市积极做优商圈,推进西市街商圈永盛、帝壹城、第一百货等提档升级,打造江南世贸城市广场、世纪联华、金华之心、银泰百货“Z型”商业消费带,为市民消费购物、休闲娱乐提供更多高品质场景和载体。

“感觉像一座小型植物园,满足了多少人的造园梦。”在世贸城市广场的户外“小花园”,市民张长林和孩子各得其所:自己点上一杯咖啡,悠闲地坐上片刻;孩子则有树木花草和小动物们做伴,在“小花园”里穿梭玩耍……在“打卡经济”和“种草经济”的消费新趋势下,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场景,已然成为商业载体的“必修课”。世贸城市广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让商场成为‘景点’,今年新打造的户外‘小花园’和宠物友好片区,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来‘打卡’,暑假期间更是成了遛娃购物的好去处。”

发展“首店经济”是商圈提档升级、引燃消费热力的重要途径。逛逛金华首家盒马鲜生,尝一尝哈茶福新中式茶饮、Drunk Baker面包烘焙、鲍师傅糕点等在上海、杭州等地“出圈”的网红爆品,“打卡”一下经常在小红书刷到的网红美食餐厅……位于义乌市中心的义乌天地,集聚了一批浙中首店、义乌首店,让其自带网红属性,引来巨大流量。

《2025年金华市提消费激活力行动方案》提出,发展“首店经济”,引进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国内潮牌入驻金华开设首店,为市民提供更多选择一线品牌的机会,打造更加高端、更加新潮、更加高能级的消费业态。上半年,我市已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国内潮牌开设首店30家。

从功能满足到情绪共鸣,如今消费者的“逛街逻辑”正在不断更新。记者注意到,如今的商业载体也正在进行从“盒子”到“生态”的商业形态重构,以满足消费新需求。

身着《原神》《星穹铁道》等IP服饰,跳着《恋爱循环》《极乐净土》等宅舞曲目……今年以来,这样的场景在核心商圈、商场频频出现。“二次元消费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满足情绪价值的重要方式,并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世贸城市广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顺应这一消费趋势,该商场打造了二次元文化街区,通过构建私域流量池、策划常态化主题活动等方式,持续强化用户黏性。“五一”假期,该商场推出的“次元嘉年华”主题活动吸引了近千名二次元爱好者参与,带动相关业态销售额同比上涨近20%。

每当华灯初上,省级夜间人气景区婺州古城便开始人头攒动,美食、民宿、百货、文创体验等夜间文旅业态,丰富了游客的夜生活。今年,婺州古城将打造水岸共奏大型演艺项目,还将推出“宋韵文化节”等古风夜游活动,让夜晚更有趣。

激活“白+黑”的全新消费生态,是提升商圈消费活力的重要方式。打破“没有夜生活”的刻板印象,近年来,我市以横店影视城、婺州古城、佛堂古街等夜间消费集聚区为重点,聚“夜态”、拢人气,不断“上新”夜间消费载体与场景,解锁市民游客的“夜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