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选购驱蚊产品需避坑

记者 汪蕾

“这两天,每天都要补货。”昨天上午,在市区江南一商业综合体的连锁超市里,营业员吕师傅正在给驱蚊产品货架补货。货架底层的小瓶装六神花露水已经所剩不多,侧面展示架上挂着不少纯中药驱蚊香包。

7月气温升高,蚊虫活动频繁,各大商超驱蚊产品销售渐热。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商超,以及查询线上电商平台发现,从传统蚊香到新式灭蚊产品,不同细分需求催生多元化的驱蚊产品,线下线上畅销品类也有一定差异。

线下产品丰富功能细分

“我们店里杀虫、驱蚊系列单品有110多种。”金华福泰隆超市企划部负责人邵先生告诉记者,电热蚊香液、驱蚊花露水和杀虫气雾剂销量较好,雷达、安速等品牌的电热蚊香液,以及六神等品牌不同规格、功效的花露水,价格基本在二三十元不等,最便宜的是一款驱蚊草膏,标价9.9元。

与往年同期相比,驱蚊产品的销量基本持平,6月以来已经进入销售旺季。不同的是,今年产品更加多样化,特别是针对婴童的驱蚊手环和贴纸是热销新种类。

“植物精油贴能贴在婴儿车和衣物上,户外露营特别实用,外观也比较可爱,小孩子喜欢。”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宝妈李女士仔细挑选,最后选购了一款带有卡通兔形象的天然植物精油驱蚊贴,一盒16片装,售价12.8元。“没有传统驱蚊花露水实惠,但天然配方和卡通外形加分不少。”

在世贸城市广场一家大型连锁精品超市,婴儿可用的驱蚊防护喷雾、护香膏、驱蚊液、止痒液等产品摆在醒目处。记者看到,货架上有10多款不同产品,对比之下,两款标注“儿童”的驱蚊产品价格最高。其中,一款植物驱蚊手环售价59元,另一款儿童专用电热蚊香液售价34.8元。店员指着这两款产品说:“这两个成分更加安全,价格高一点,来买的大多数是年轻妈妈。”

而在吕师傅所在的超市,更为平价的家庭装驱蚊产品是主打。“我们店开在小区边上,居民来得比较多,花露水、香包还有大盒的电蚊香最好卖。”吕师傅指着一款24元的品牌电蚊香套装说,“这一盒量比较大,可以用3个月。”

线上产品主打科技范

走访中,记者留意到,目前的大型商超货架上,蚊香盘等传统的驱蚊产品以及电蚊拍、灭蚊灯等灭蚊器难觅踪迹。

而这些种类的产品在线上却热度飙升。相关报道显示,中国驱蚊用品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已增长至93.77亿元,预计今年将破百亿元大关。特别是新型驱蚊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幅增长,单价更高、使用频率更大的新型驱蚊产品取代了传统的低价驱蚊产品,2023年新型驱蚊产品的需求量已超过传统驱蚊产品,去年占比更是达到了56.2%。

记者搜索线上购物平台发现,植物精油手环、驱蚊贴、定制香氛、电子驱蚊器……琳琅满目的新产品占据C位,价格高低不等,便宜的不过1元,而有装饰性、科技感强的产品则能卖到数百元。

上班族李晨飞痴迷钓鱼,为了在夜钓时不被蚊子“围攻”,看中了一款“超声波驱蚊器”。这款售价158元的设备宣传页显示能“模拟蝙蝠发出的超声波频率驱蚊,有效范围可达10米”。不过,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第一次夜钓,我刚把驱蚊器放在钓箱上,就感觉胳膊上一阵痒,低头一看,3只蚊子正趴在上面。”

儿子快满3周岁的苏丽今年夏天前后买了7种不同的驱蚊产品,包括39元一串的精油手串、99元一套的卡通驱蚊贴等。苏丽下单时多是被颜值吸引,但用过之后,她觉得还是传统电蚊香、驱蚊液实用。“有的新产品空有其表,价格高但不中用,为宣传噱头交了智商税。”

科学选购和使用驱蚊产品

“12小时长效防护,一支搞定全天户外。”“100%天然安全,8小时长效呵护。”这样的宣传语吸引了很多像李晨飞、苏丽这样的消费者,但使用中却让人“踩雷”。

北京消协此前的一项测试结果显示,抽检的50种驱蚊贴、驱蚊手环样品无一达到相关标准要求。检测显示,14种样品中未检出有效成分,36种产品中虽检测出但有效成分含量极低。

浙江消保委曾转发针对驱蚊产品的消费提示,建议消费者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理性选购,文中还总结了一些误区与科普、提醒。

误区一:“纯天然=安全”。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2021年发布的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意见,所有驱蚊产品均属于农药范畴,即便是植物精油也可能致敏,购买时要看清包装上是否有农药登记证号,使用时切勿过量。

误区二:“婴儿专用驱蚊液”。在我国目前暂无婴儿驱蚊标准,所谓“专用”多为营销噱头,使用相关产品时,认准有效成分浓度。

误区三:“驱蚊手环、驱蚊贴防全身”。驱蚊香囊、驱蚊手链和驱蚊贴效果有限,一般来说保护范围仅限佩戴处,可优先选择喷雾、湿巾等大范围覆盖的产品。

误区四:“24小时长效保护”承诺。以常见的避蚊胺(DEET)为例,7%浓度的药水,大约能提供2小时的驱蚊效果;当浓度提升到30%时,驱蚊时长可达6至8小时;派卡瑞丁系列产品通常能持续驱蚊5至8小时;驱蚊酯的防护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4至6小时。可以说,“超时广告”涉嫌虚假宣传,建议外出时随身携带补涂,每4小时加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