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城区到江南CAZ
双溪西路片区更新进行时
记者 俞夏冰 文/摄
进入夏季,金华开发区龙渎河南岸的双溪西路片区在高温中呈现火热的建设景象。
位于原婺星小区地块的首个商业住宅楼项目拔地而起,金华市南苑教育培训中心项目正在准备地下负二层底板施工。若将镜头拉高俯瞰,片区路网框架已逐渐成形,首批开工的四条新建道路已部分具备通车条件,若继续沿着新建的婺星路截出一个切面,我们可以看到地下排水管网与路网一同被拓宽翻新,为片区发展带来更强大的推动力。
立足规划定位 锚定发展新坐标
“江南CAZ,活力都心”的目标定位是天然的聚光器。CAZ意为中央活力区,英文全称为Central Activities Zone,拥有资源、产业、人口、空间的多层次聚合的特点,根据该定位,双溪西路片区将打造为浙中都会新地标。
“一个大工地”是眼下的双溪西路片区给很多人的直观感受。隆隆作响的机械,日新月异的景观,催生着人们心中对于这片土地的期待。
2023年底,双溪西路片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基本告一段落。自那以来,社会对该片区的关注从未停歇,它不仅占据金华市江南板块最核心的地理位置,还以片区更新为崭新契机朝着满足美好生活向往的城市形态而不懈探索。这种关注是压力,也是动力。
“工地既是建设的热土,也是发展的热土。”负责双溪西路片区开发的浙中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度是中央活力区建设发力之年,该集团坚决落实金华开发区“1222”战略体系目标任务,坚持“项目为王”,目标到2025年年底婺星路、永康街等11条主要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网工程初具雏形,南苑教育培训中心部分主体结顶。
南苑教育培训中心项目是开发区重要民生项目,占地面积21776平方米(约33亩),总建筑面积76023平方米,共设48个教学班,包括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图书室、师生食堂、运动场、游泳馆、体育馆、多功能报告厅、接送中心、连廊等。室外配套建设300米标准运动场及道路、绿化、给排水、电气、消防等工程。
在规划图中,校园平台向北延伸,采用曲线造型与滨江公园自然相连,在丰富校园形象的同时,扩展公共活动空间,实现学校资源与社会共享。校园与北侧自然景观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展现出生态性和开放性的校园特色。
片区更新中的民生工程能够补齐城市功能,重塑城市形象,实现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的重构。而位于兰溪街以东、滨江路以南、星河印象以西、长宁路以北的红坊地块则通过引入现代商业元素衍生新业态,有效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5.1343亩,是片区内首宗成功挂牌出让的商业办公用地,拟建街区商业、办公、酒店等功能业态,建筑底层打造景观院落空间,建成后将形成完整的社区生活服务休闲氛围。
紧抓建设时序 重构城市生命力
梳理双溪西路片区“两横三纵”骨架路网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双龙南街、八一南街、婺州街、双溪西路和宾虹路以及义乌街、永康街、兰溪街等道路在内的主、次干路网络。而滨江片区地下管网改造及建设工程项目作为双溪西路片区更新的“里子”工程,也随着路网升级迎来了新的使命。
这背后隐含着片区更新的建设时序策划逻辑。
地下管网虽不及地面建筑引人注目,却是城市平稳运行的“生命线”,存在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施工复杂等特点,其建设和运营状况更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考虑到未来双溪西路片区人口增长、产业布局及交通发展趋势,规划团队在管网设计中预留了充足接口与扩建空间。“双溪西路片区未来将引入学校、住宅、商圈等多种业态,我们必须打好提前量。”项目负责人介绍,片区更新为老城区铺设新管道提供了统一规划的契机,极大提升了管网建设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在片区更新之初,金华开发区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了项目的建设时序策划。对项目进行优先级评比,根据不同项目在各项因素上的重要性表现,定义项目层级,明确项目权重。再根据对项目信息的收集及整理分析,梳理出各项目优先级及关键线路,为项目整体定下基调。
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的“脉络”,承担着给水、排水、供热燃气、供电、通信等多种功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企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由于这些管道直接埋设在地下,长期受到土壤、地下水、地下杂散电流等影响,不可避免会出现老化、破裂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滨江片区地下管网改造及建设工程项目全面建成后,双溪西路片区基础设施水平将大幅提升,排水系统得到有效改善,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这不仅能提升滨江片区的开发建设价值,还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今的双溪西路片区确实是一个“大工地”,扬起的尘土里,既有老城区剥落的碎片,也有现代化都市生长的年轮。站在这片既熟悉又崭新的土地上,我们深知,城市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森林,而是能让一代代人在此安放记忆、追逐梦想的生命体,一幅承载美好生活的蓝图,正在充满干劲的工地上慢慢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