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横店房东改造自建房为影视片场

已接待200多个剧组

记者 黄珊 吴彰义 卢师慧

推开东阳市横店镇白竹湖小区“嫕度小院”的院门,鹅卵石小径在葱茏草木间蜿蜒,黛瓦白墙的三层自建房透着家常气息。可推门而入,法式雕花墙面映着水晶吊灯的流光,三楼红橡木护墙板又藏着美式书房的沉稳……这座由房东方建阳亲手改造的院子,已悄悄接待过200多个剧组。

前不久,古装复仇权谋网剧《照殿红》在横店圆满杀青。这座小院,正是承制该剧的杭州九钇影业的办公地点。采访当天,院门口贴着的《巨额的真相》《裴少夫人凤仪万千》筹备海报,还留着剧组忙碌的痕迹。

一念之间

方建阳的“光影”之路,始于南下广州打拼的12年。经营服装生意的岁月,让他积累了财富,也沉淀了独特的审美。2012年,他回到老家横店镇,重新装修家里的三间三层半农房,一半自住,一半用于出租。

一次闲聊中,影视行业的朋友给了他启发。“横店古装城虽气派,但像样的现代戏需要的生活化场景难找。”这句话让方建阳陷入思考。“我的房子,能不能改成片场?”

于是,方建阳翻出画服装设计图的本子和笔,在餐桌上勾勒蓝图。他将服装设计中对风格、色彩、空间的敏感倾注其中:一楼保留浓厚居家气息;二楼打造成法式风格,墙壁雕花,中央悬挂华丽水晶灯;三楼定位美式书房,铺设地台,安装厚重红橡木护墙板,搭配复古书桌。小院里还精心设计了花草树木、鹅卵石小径。

很快,“嫕度小院”改造完成。恰逢穿越剧大火,业内对现代与民国场景需求增加。小院凭借精心设计的生活化场景和独特风格,迅速填补相关场景匮乏的市场空白。方建阳说:“当时没有这种场景,所以收费相对较高。”这栋自建房的“兼职”,给他带来约30万元年收入。

曾经有一个都市情感剧剧组在小院连续拍摄12天。杀青时,副导演握着他的手说:“方大哥,你这院子的生活气息太足了,演员在这里状态特别放松自然。下次有合适题材,我还来这里。”

光影流转

随着来取景的剧组越来越多,“嫕度小院”的名气越传越大。刘德华和王一博团队都曾来此取景拍广告,《盗墓笔记》《黄花塘往事》《拜见宫主大人》等热播剧也都曾来此取景。

小院最忙时一天接待三四个剧组:二楼刚拍完现代都市爱情戏,三楼的民国戏份已开拍。身着不同年代戏服的演员在楼梯上擦肩而过,院门口道具车都排起了队。

旺盛需求催生新空间。去年,方建阳在村头购置新居,打造了“嫕度二院”。这次他转向返璞归真的侘寂风:室内摆着粗陶器皿,家具用原木材质,只刷淡色透明漆,保留原始纹理和岁月痕迹。这种质朴宁静的风格,很快吸引了追求艺术质感的文艺片剧组。他自己也搬进了“嫕度二院”。“一边自己住,一边出租,这就是我的生财之道。”方建阳笑道。

与此同时,“嫕度小院”也迎来了新发展。方建阳与杭州九钇影业签订合作协议,整栋出租。“影视公司说喜欢我家的装修风格,加上自建房性价比高,所以就一签三年。”

变局之中

方建阳的心里始终装着家乡。村里推进“十美村”建设时,小区干部找上门寻求帮助。方建阳将片场积累的空间、美学、氛围营造经验倾注到家乡改造当中,让村容村貌在保留乡土本色的同时增添了美感。

横店镇东朱村的党建文化阵地、湖溪镇派出所的党建园地改造……他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多个村庄、单位提供设计服务。

然而,方建阳深耕的影视取景地运营行业正面临不少变化。如今在横店各村(小区),常能看到农房外挂着“影视取景地”的招牌。从早年的凤毛麟角到如今遍地开花,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方建阳说,部分从业者为吸引剧组不断压价,导致行业利润空间大幅缩水。以他的“嫕度小院”为例,现在年收入维持在10多万元,比高峰时少了一半多。

同时,相关场所的安全与质量隐忧也随之浮现。一些新入行者为快速回本、降低成本,随便刷墙、摆几件家具就开门迎客。这往往伴随着电线乱接、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为拍摄埋下风险。

这些年,横店涌现出一批装修豪华、设施精良的“高端短剧基地”。它们凭借顶级硬件和专业服务,吸引了预算充足、追求效率品质的短剧剧组,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分层和竞争。

面对行业起伏与激烈竞争,方建阳依然坚守“小院模式”。他婉拒了朋友合伙租赁农村综合楼、打造大型专业片场的提议。在他看来,摄影棚和道具设备租赁仍是主要业务,“片场”出租则是自己的兴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