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教育

浙大、清华等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投递

两名金华学子的“小确幸”与“大抱负”

记者 方跃镇 陈缘萍 钟成 余淑慧

“黄丽君,这是你的浙大录取通知书,请签收。”7月15日,市区首封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由邮政快递员送到黄丽君手中。黄丽君一家三口围坐一起小心翼翼地拆开通知书,虽然几天前已经在该校官网上查到录取结果,但此刻他们依然非常激动,反复翻看这凝聚着多年努力的“凭证”。

就读金华一中的黄丽君,高考成绩674分,顺利被浙江大学药学专业录取。她说:“我的目标就是浙大,选药学是因为高中比较擅长生物、化学,自己也对这个专业比较感兴趣,希望以后能为健康事业做点贡献。”

聊到学习,黄丽君分享了自己的“秘诀”:“不要觉得学习就只是上课、写作业。预习、复习、考完试复盘,这几步很重要。”她还说,做事要有规划。专注当下在做的事,反而能少点压力。平时她还喜欢慢跑、打羽毛球,也会通过画画来放松,记者留意到她家客厅墙上挂着多幅她从小到大画的画。

在知道确定录取的消息后,黄丽君就有了更充实的安排。客厅和书房里摆得整整齐齐的书架上,已经添了高等数学、编程的书,她想趁着暑假预习大学课程,还在准备英语四六级。妈妈在一旁表示,高考结束后给孩子买了手机,结果还是学习更能吸引她。

黄丽君能这么自律,和家里的氛围分不开。爸爸黄晓龙说,女儿从小就懂事,学习上几乎不用家长操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虽然首考时发高烧影响了发挥,但是后面几次模拟考发挥一直比较稳定。爸妈用行动给她做了榜样——他们俩努力考下了一建、二建证书,换了更好的工作。采访间隙,黄丽君还给江西的外婆打了视频电话:“外婆,我考上浙大啦!”电话那头立刻传来爽朗的笑声:“太好了!离得近,能常回家看看。这几天热,可得照顾好自己。”一句简单的叮嘱,满是疼惜。“爸妈一直以身作则,我们共同进步,一起向上。”黄丽君说着给了妈妈一个拥抱。

黄丽君同学还分享了各科学习方法:语文要广泛阅读,积累阅读量以提升语感、词汇量和理解能力,留意优秀表达并做摘抄或批注,适当借助AI辅助学习;数学要用好错题本,分析错因,注重有效刷题;英语要重视词汇积累,通过多种方式扩充,提升写作可多写多改;生物和化学要回归课本,以点带面巩固知识,大考前完整过一遍课本。

7月16日,一辆邮政快递车驶入金东区泉源社区。快递小哥把印有清华大学字样的快递件送到了接收人施睿炟手上。施睿炟和妈妈一起开心地撕开封条,拿出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的特色3D“二校门”格外醒目。“有点小激动!”其实这封录取通知书是意料中的“惊喜”,因为17岁的施睿炟已经在清华大学“数学领军计划”读了一学期预科班,这次是经过考核后被正式录取。

说起学习心得,施睿炟觉得有两点很重要:一是要培养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二是要保持专注力,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但是,施睿炟也注重“劳逸结合”,时常在课余时间打乒乓球,他觉得这项运动可以让他很好地放松。

施睿炟的姐姐比他大5岁,一直用相机记录着弟弟的重要时刻。姐姐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在保研到了浙江大学。姐姐说:“我们姐弟俩从小打打闹闹,但也互相把对方当成榜样,互相激励着进步。”培养出两个优秀孩子的妈妈,笑称自己为“后勤”,提到育儿秘诀时笑得合不拢嘴:“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比如写作业,不能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又干其他事,专心写完作业才能做其他事。”谈到今后的学习,施睿炟认为:“到了清华才真正体会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肯定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

近段时间,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将进入投递高峰。为方便考生及时查询,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高考服务”专区已经开通以身份信息查询录取通知书寄递信息功能。考生可以通过“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查询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