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实聚力 向新而行
——农行金华分行倾力支持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
陈浩洋 张益晓 王蓓
盛夏时节,万物丰茂。八婺大地,处处涌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奋进强音。
作为根植八婺的金融服务主力军,农行金华分行坚决扛起国有银行责任担当,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使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锚定“港”“廊”“链”主战场攻坚突破,切实以金融的主动作为助力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
截至6月末,农行金华分行存贷款规模突破4000亿元大关。其中,贷款总量率先突破2000亿元,达2083亿元,比年初增加190亿元,同比多增64亿元。
创新提质 助力企业“立潮头”
新质生产力之“新”,在于科技创新。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企业大多处于初创及成长阶段,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对金融机构而言,如何通过助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打开新质生产力这扇大门?农行金华分行给出的答案是:持续挖掘科创企业的潜在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能力,以金融之翼助力科创企业“立潮头”。
在超硬材料领域,金华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深耕聚晶金刚石复合超硬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研发成果有效解决了制约我国聚晶金刚石复合材料技术进步的“卡脖子”问题,并打破了国内航空航天发动机、汽车发动机、风力发电机组等领域高精密机加工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随着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企业订单量激增,扩大产能导致流动资金出现缺口。农行金华经济开发区支行得知后,第一时间组建团队上门,针对企业特性,创新采用“不看砖头看专利”评价模式,以“科技e贷”专属信贷产品为其融资。该产品“免抵押、纯信用、线上化”,依据企业核心专利技术和稳定订单流,5日内完成500万元贷款发放。“科技e贷”将企业技术创新“软实力”转化为融资信用,为科创企业突破资金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企业负责人感慨:“这笔贷款如同‘及时雨’,不仅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更增强了我们持续创新的信心。”
走进永康某日用品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娴熟地操作着机器,各条生产线全力开“跑”,一片繁忙景象。
该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型不锈钢保温杯器皿的生产领军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除硅胶和包材外购配套以外,其他不锈钢真空保温杯器皿所有重要工序均在自己工厂生产完成的专业制造商。公司产品内外销并举,客户广泛分布于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欧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为提升产品在海外的竞争力,企业拟投入升级高科技全功能生产线,扣除自筹资金外实际仍需1000万元。此外,该公司账单回笼期为三个月,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面临较大压力。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需求,农行永康市支行第一时间上门对接,结合企业专利技术优势以及稳定的订单流,为企业匹配了纯信用“科技e贷”。结合农行出台的多项政策,主动为企业申请特别利率定价,并开辟绿色通道,高效完成调查、审批、合同签订等环节,3天时间就完成1000万元贷款资金发放,让企业享受农行信贷政策产品和优惠利率。“农行总是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这笔1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让我们更有信心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今年以来,农行金华分行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科技金融领域的资源投入,推动资金向高技术、高成长的产业集聚,并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需求,建立了科技金融全景服务矩阵,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截至6月末,该行科技贷款总量达262亿元,比年初增50亿元,增速达23.5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个百分点,总量、增量均居可比同业第一。与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作率达88.89%,全省农行第一。
金融赋能 推动乡村“富而美”
为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浙江创新提出了“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这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通道,更是把城和村统筹谋划的载体。
今年4月,农行金华分行发布《金融支持建强发展轴 高质量赋能城乡融合缩小“三大差距”十五条措施》,紧扣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针对中心镇示范样板建设、和美乡村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及“新三农”发展等领域创新服务模式,通过配置专项信贷规模、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实施优惠利率等政策,加快推动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取得突破性成果。
作为我国重要的道地药材产区,磐安县依托5G、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建成集数据分析、监测预警、质量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应用系统“中药产业大脑”,并配套建设中药材加工共享车间,实现对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全链条精准服务和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为将“中药产业大脑”转化为“金融服务大脑”,农行磐安县支行与当地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面向收购、储藏中药材的经营主体创新推出“中药材仓单质押贷款”。该产品单户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可循环使用,以仓单为质押物,让药材“变身”抵押物,助力药农储好药、卖好药,有效解决中药材收储环节的资金周转难题。
该产品自推出以来,已为27户药材收储商户通过“中药产业大脑”核定授信近3000万元,实际用信达2550万元。通过“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农行磐安县支行不仅盘活了中药材库存资源,更推动形成了“数字赋能、金融助力、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为磐安道地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义东高速开设了花园互通,再次拉近了村和城的距离,让6.5万“花园人”实现了“家门口上高速”;村里的商业中心新开了星巴克、必胜客,“点杯星巴克,上班更有劲”成了当地村民的一句流行语……作为全国首个“村域小城市”,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闯出了一条“强城兴村融合”新路子。这背后,也是四十余年银企携手推动产业振兴、村民共富的生动实践。
从1981年为花园村发放第一笔3万元贷款开始,农行东阳市支行全力支持花园村的蜕变之路,与花园村、花园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久前,农行东阳市支行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浙江花园新能源有限公司调研,制定针对性金融服务方案。该行利用票易贴现业务,向企业提供便捷的资金融通渠道,帮助企业有效缓解资金压力,提升资金周转效率,满足了新能源企业在生产、研发、市场拓展等环节对资金及时性的要求。
兰溪市圆梦家庭农场位于兰溪市永昌街道,是当地颇具规模的种粮大户。由于此前大量资金投入购置集体土地,又恰逢田租缴纳和夏季种子采购的资金需求高峰期,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制约了农场的正常运作。农行兰溪市支行工作人员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了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贷款为主的金融服务方案,并在3天时间内向农场经营主完成了贷款审批与发放,帮助农场顺利渡过难关。
这是全市农行首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押农户贷款。这类贷款是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抵押担保方式的贷款,能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满足用地使用者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的经营性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等资金需求。“这笔贷款真是太及时了!我正愁怎么买种子呢,农行帮了我大忙!”圆梦家庭农场经营者章先生说。
今年以来,农行金华分行充分发挥产品创新基地优势,深化运用乡村带头人贷、粮农e贷、乡旅贷等专属产品,坚持每周“一村一企”走访对接建强发展轴金融需求,持续加大“三农”县域金融供给覆盖面,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质效,持续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截至6月末,该行新增县域贷款120亿元,总量可比同业唯一突破1000亿元,达1355亿元;新增涉农贷款114亿元,总量达932亿元;连续3年获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优秀单位,可比同业唯一。
产业“向新”、企业“向强”、乡村“向美”……它们分属不同场景,此刻却呈现同一种气象,那就是因金融而释放潜能、绽放活力。农行浙江省分行高级专家,金华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金仁樟表示:“我们将继续紧盯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弘扬‘六干’作风,积极向上争取金融政策资源倾斜,为我市扛起‘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浙中担当提供更多农行方案、贡献更大农行力量。”
向实加力 护航企业“走出去”
金华是外贸大市。数据显示,1—5月,金华进出口总值4115.2亿元,同比增长19.8%。但今年以来,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剧烈波动的国际物流价格,也给金华外贸出口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为助力企业“走出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农行金华分行立足金华外贸发展实际,通过加大外贸领域信贷投放、深化银保银担合作、创新外贸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等多项举措,全力帮扶外贸企业,加力支持“稳外贸”。
浦江某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企业,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世界各地。今年年初,企业获得一笔大额订单,但因部分应收账款未回笼,同时赶上农历新年,要发放员工工资和年终奖,导致流动资金紧张,企业一度陷入资金困境。
农行浦江县支行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过程中,获悉企业困境后,立即组建专业团队,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生产、销售全过程,结合企业纳税、结算量、征信等优势,为其量身定制以“外贸e贷”为核心的纯信用、无抵押金融服务方案,仅用两个工作日便将300万元信用贷款发放到位。
今年3月,国外需求增多,订单量大幅增加,企业再次遇到临时资金缺口,农行客户经理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联动农行国际部专家协同走访,结合企业真实的出口背景,以“跨境参融通”业务降低融资成本。为加快贷款落地,该行加班加点完成资料收集、贷款上报、审查审批全过程,赶在3月底前完成340万元贷款发放,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企业负责人连连称赞:“这笔贷款不仅解决了资金困境,更让我们有底气按时交付订单,开拓更大市场!”
面对订单缩减、汇率波动、贸易壁垒等多重挑战,许多小微外贸企业希望扩大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防范汇率风险。为此,农行金华分行迅速响应,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以强供给、优服务全力构筑“金融护城河”,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不久前,农行金华分行凭借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能力,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某中型外贸企业成功办理离岸国际贸易背景核验业务。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市金融机构在该业务领域的空白,成为当地首笔落地的离岸国际贸易背景核验业务。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离岸国际贸易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传统业务模式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人工核验效率低等痛点。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创新推出离岸国际贸易背景核验场景试点,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对接“离岸通”数据,整合海关、港口、国际运输等多维度数据源,构建起全流程、数字化的服务体系。该模式实现数据“一次提交、多方共享”,既保障了物流单据的唯一性签注,又有效降低了单据重复使用带来的合规风险,为离岸贸易业务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安全保障。
为推动业务尽快落地,6月9日应用场景上线后,农行金华分行迅速响应政策导向,主动加强与国家外汇管理局金华分局的沟通协作,在政策解读、系统对接、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积极寻求指导与帮助。经过不懈努力,于6月12日顺利完成该笔业务办理,率先在金华市金融同业中实现突破。
据了解,在开放经济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中,农行金华分行主动作为、深度融入,在拓宽境内外投融资渠道、构建开放经济结算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上半年,该行国际结算量、结售汇量分别实现33亿美元、24亿美元,均居可比同业第一。农行金华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精准发力持续打好“稳拓调优”金融组合拳,以更精准服务、更高效流程、更全面保障,为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努力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农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