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半年进出口值首破5000亿元

我市外贸增长贡献率居全省第一

本报消息(记者 陈浩洋)记者昨从金华海关获悉,今年上半年,金华共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5086.8亿元,同比增长20.1%,半年进出口值首破5000亿元。其中,出口4533.7亿元,同比增长20.6%;进口553.1亿元,同比增长16.1%。上半年,金华对全省外贸增长贡献率为50.2%,保持全省首位。

总量的稳步增长,来自多元化布局,不断拓展外贸“朋友圈”——

7月21日晚,东阳市航晓电器有限公司的打包区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把一箱箱电蚊拍装上集装箱卡车出口国外。

“近年来,灭蚊产品在经历‘绿色革命’,可降解原料革新、物理灭蚊崛起。我们公司研发推出零化学添加的灭蚊器、灭蚊灯,多款灭蚊产品打入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航晓电器总经理袁森明介绍,上半年公司出口值同比增长20%以上,预计接下来两个月订单还将持续增长。

上半年,金华外贸企业主动出击,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数据显示,上半年金华对美国、欧盟、东盟市场分别出口724亿元、627亿元、5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16.4%、38.3%。

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增量。上半年,我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62.9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4.1%;对东盟、拉美、非洲分别进出口591.4亿元、732.0亿元、76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3%、15.0%、22.6%。

结构的不断优化,来自持续创新,用高附加值产品打开增长新空间——

今年6月,浙江华储新能源有限公司向缅甸出口170个家用储能锂电池产品,订单金额达82万元人民币,实现浦江县锂电池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锂电池等“新三样”正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在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金华海关结合辖区“新三样”产业实际,依托智慧海关建设,充分应用大数据,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有效压缩通关时限,助力“新三样”产品出口蓬勃发展。上半年,金华海关共完成出口锂电池类产品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659批,同比增长95.5%。

锂电池类产品出口猛增,从一个侧面印证,金华出口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跃迁。

数据显示,上半年,金华机电产品出口1856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0.9%;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719.0亿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市出口总值的37.9%。同期,金华电动汽车出口增长212.1%。

动能的不断积蓄,来自政企合力,以“软”环境培育新优势——

今年以来,我市外贸企业开启“拼抢模式”,积极出境拓市场、寻商机。通过政策支持、平台搭建、服务保障,我市加力实施“百团千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上半年共组织64个团组、2382家次企业出海拓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印尼雅加达国际工业周上,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农机装备成为采购商关注的重点。“这场展会上,我们累计接洽客商150人次,达成意向订单1.5亿元。”该公司外贸经理吕思齐说。

我市外贸能够在压力中前行,在于培育了一批有拼劲、有闯劲的外贸企业。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5009.2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98.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1.0%,占1.4%。

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金华正加快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作为金华出口的重要引擎,市场采购出口持续发力,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八成。上半年,金华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2984亿元,同比增长28.2%,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达84.5%。同期,金华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8.7%,占35.0%。

当前,金华正以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以更精准的政策、更有力的支撑和更开放的平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推动更多外贸企业想出海、敢出海、能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