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金华分行“精准拦截”守护群众资金安全
本报消息(通讯员 张奕晨)近日,工行永康支行营业部刚开门,一位中年女性客户便匆匆走进大厅,径直走向客服经理:“我取10万元现金,给女方当彩礼。”
客服经理小李接过银行卡,系统弹窗立即提示:该账户触发个金风控实时模型,已被自动管控。进一步查询明细,一笔10万元的跨行转账存放还未满24小时。
“大姐,这笔钱昨天刚到账,是专门为彩礼准备的吗?”小李询问。客户眼神微闪,随即改口:“哦,是朋友还的三年前借款,昨天刚转过来。” 她还主动出示了与“詹某琪”的微信聊天记录,记录里确实有“还款”字样,拨打客户提供的电话,对方也能准确说出汇款银行、卡号和时间。
但一个细节让小李警觉起来:对方手机号非实名。小李查询到“詹某琪”在银行预留的真实手机号,拨通后得到的答案令人心惊:“我根本不认识这个大姐。是网贷平台客服说,把钱转到这个账户才能继续贷款,我这是被骗了啊。”
挂掉电话,小李立即向现场经理汇报,民警随后赶到。
5月的一天上午,工行东阳振兴支行的厅堂里,70多岁的华某拄着拐杖,焦急地要求解锁账户:“我要转钱给老战友买股权,这可是国家项目,稳赚不赔。”
厅堂经理小王上前询问,华某打开手机展示一款名为“人民资产”的App,得意地说:“你看,这都是我赚的。”再查账户明细,一笔1万元的入账来自同村李某,华某称是“借款”。
小王请华某点开App“公司介绍”,发现所谓的“公章”模糊不清,联系方式竟是个人手机号。“华大爷,您这战友怎么联系的?见过面吗?” 小王追问。老人说:“就微信聊,他说这是国家给退伍军人的福利,要保密。”
小王立即将这一情况告知现场经理,一边稳住老人,一边拨打110。民警赶到后,当场指出该App是典型的虚假投资诈骗工具,所谓“国家项目”“高收益”全是幌子。“幸好你们拦着我,不然一辈子积蓄就没了。” 华某握着小王的手说。
6月的一天下午,永康五金城支行客服经理小陈接待了一名老年客户:“我要还3万块给老朋友,他早年借过我钱。”客户说,对方是“60多岁的老伙计”,但当小陈核对收款人信息时,系统显示收款人年仅26岁。
“大爷,您朋友才26岁?”小陈疑惑地问。客户支支吾吾:“可能我记错了……”进一步核实,客户既拿不出与“朋友”的聊天记录,通话记录也只有当天的一条。“真正的老交情,会连聊天记录都没有吗?”小陈立即呼叫现场经理,启动警银协作机制。
民警赶到后,将客户带至派出所调查。原来,老人前一天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多年好友”,编造“急需用钱周转”的借口,老人信以为真。“差一点就转出去了,多亏银行同志心细。”
工行金华分行提醒广大群众,要增强风险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向银行或警方咨询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