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中医院脊柱外科 守护脊柱健康的“神经中枢”
本报消息(记者 董超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腰腿痛、间歇性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疾病已成为困扰中老年群体的常见难题。东阳市中医院脊柱外科作为本地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专业团队,近年来在微创治疗、精准诊断、术后康复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音。
精准诊断
避免误治
脊柱疾病症状复杂,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60多岁的曹阿姨家住东阳市虎鹿镇,6年前,因为膝关节前方疼痛,在外院接受了膝关节镜手术,症状却未缓解。后来辗转来到东阳市中医院,脊柱外科医生杜洪海接诊后,查体发现曹阿姨一侧的膝反射消失了,他怀疑问题并非出在膝盖,而是源于三、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经过进一步磁共振检查验证,诊断得以确认。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后,曹阿姨疼痛症状缓解。
杜洪海说,脊柱外科的医生,不能只关注病灶表面,而是得看到症状背后的深层原因,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在他看来,脊柱疾病不是单一表现,要看神经反应,要结合查体,要追根溯源。
微创技术
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传统的脊柱手术由于涉及神经,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令许多患者望而却步。东阳市中医院近年来积极推广微创脊柱手术:镜下单纯髓核摘除和镜下融合手术,每台手术仅需一个约1.0厘米的小孔或者四个约1.5厘米的小孔,通过内窥镜进行精准操作,大大减少出血量、术后疼痛及恢复时间。
“脊柱损伤会产生瘢痕,手术中很麻烦的一部分,就是分清神经与瘢痕。局麻能让我们和病人保持沟通,提高手术安全性。”杜洪海说,在东阳市中医院,60%至70%的患者在手术中接受的是局部麻醉。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在术中医生可以与患者保持交流,实时了解神经状态,一旦患者出现异常感觉,立即调整操作,更大限度保护神经,避免因分离瘢痕造成损伤。
远离“正骨”陷阱
防止病情加重
很多患者对脊柱病的理解仍停留在“骨头错位”“筋骨僵硬”等表面认识上,轻信民间“正骨推拿”或盲目寻求非医疗机构的按摩治疗,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杜洪海提醒,像腰椎间盘突出症,本质上是椎间盘髓核对神经的压迫,不是简单“摁一摁”就能解决的。
“两年前有个三十多岁的患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明显,我们建议他手术干预。但他对手术很抗拒,自行找了个推拿馆处理,结果导致脊髓严重受损,最终造成高位瘫痪,终身遗憾。”杜洪海说,压迫到神经的椎间盘疾病,有可能因外力作用进一步挤压髓核,引发马尾综合征,导致大小便失禁、瘫痪等严重后果。
杜洪海表示,医生会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避免病情复发。作为地市级骨伤专科建设单位,科室定期开展专家会诊、疑难病例讨论,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推动学科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