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效优质推进 民政领域民生工程
本报消息(记者 胡哲南)昨日中午,在婺城区新狮街道柳湖花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里,老人们围坐餐桌前,志愿者正将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领域多点发力,交出了一份饱含民生温度的成绩单。
在养老服务领域,创新与实效并行。我市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1352人,培训护理人员9420人次;为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建成4个认知障碍社区干预试点,新增照护专区床位400余张。更通过“红黄蓝”三色图推进机制,让二级以上养老机构占比大幅提升,老年食堂规范运行率达100%,高龄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发放率分别升至98.56%、99.02%。独居老人李奶奶说:“以前申请补贴要跑断腿,如今手机上就能办,钱直接到账。”
社会救助领域精准发力,“应保尽保”暖人心。精准投放救助资金2.83亿元,提高低保标准,通过“善居工程”助力274户困难家庭实现“住有所居”;投入3375万元开展226个服务类项目,让77.8%的困难群众享受到“物质+服务”双重帮扶。
“一小”“一弱”群体的关爱同样扎实有力。我市将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提高至机构养育2648元/月、困境儿童2119元/月,通过“添翼计划”“明天计划”等项目,为120余名困境儿童解决上学、就医难题。困境儿童小宇的奶奶说:“以前担心孩子学费,如今民政部门主动找上门,助学金直接打到卡里。”在“一弱”群体关爱上,9.79万名残疾人领到1.64亿元“两项补贴”,43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帮助800余名患者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