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8版:永康特刊·要闻

给宅基地办好“身份证”

永康稳步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

本报消息(记者 胡凯迪 通讯员 陈红敏)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是一项重大惠民、利民措施,在解决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规范农村住宅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农村宅基地和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以下简称“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实行统一权籍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依法确认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给农村宅基地“上户口”、办理“身份证”,着力破解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宅基地“手续不全、产权不清”的历史难题,为挖潜盘活存量农村土地,使农民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也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正式实施,2019年,永康市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启动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登记工作。同时多措并举,从政策制定、组织架构搭建到工作机制完善、宣传动员等各个环节全面发力,打出了高位统筹全面部署、试点探索上下协同、完善机制精细管控、内培外宣广泛动员四套组合拳,扎实推进农村宅基地和住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的产权保障。

“宅基地边界不清晰、权属不明等问题是农村矛盾纠纷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明确权属来源,精准房权信息,让许多困扰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说。为此,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数字赋能,运用“互联网+调查”的模式,组织人员到各户进行房屋调查、房地测量,采用数字化处理和高精度测绘,查清宅基地及其地上房屋的坐落、界址、面积、权属等信息,完善权属信息数据库。

据悉,目前永康市已基本完成权籍调查工作,并通过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解决了一批因产权不清造成的历史矛盾。

切实做好保障农民土地权利、激活乡村资源要素等各方面工作,离不开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的持续推进。永康市近两年印发的《永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康市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若干意见的通知》、《永康市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实施办法》,以“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客观公正、面积法定、便民利民、妥善处理”的原则,按照“先确地权、再确房权”的思路,积极稳妥推进农房确权登记,也为我市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按下了“快进键”。

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永康市将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开展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为农民合法权益提供坚实保障,也为乡村振兴战实施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