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N,院企双向奔赴
记者 苏宣萌
不久前,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顺余接到来自江南大学的电话,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一直困扰企业的技术难题通过“揭榜挂帅”找到了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奶制品大型企业,李子园在产品研发上投入900多万元,形成10大系列60多个品种。尽管产品和渠道已非常成熟,但企业仍注重品类创新和提升产品稳定性。
“这几年公司的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企业闭门造车进行创新显然不够。”王顺余说。
在企业苦恼之际,金义新区发布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广泛征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难题及相关技术需求。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子园申报了技术需求。
发榜后没多久,李子园与揭榜的高校团队牵手,迅速达成合作意向,并组成创新联合体。通过紧密配合,研发出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与机器学习算法的乳成分快速检测技术。检测精度比传统方法提高15%,有效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健康的含乳饮料。
“揭榜挂帅”就是把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向全国张榜,谁有本事谁揭榜、谁攻关,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在金义新区,这种英雄不问出处的科技体制改革,正成为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一招。
此前,畔星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在高功率氢燃料电池的研发上遭遇金属双极板的性能瓶颈。通过“揭榜挂帅”发布研发需求,企业与上海电机学院的教授团队签订揭榜协议,成功实现金属双极板的批量化一致性,不仅解决从研发到成品的关键问题,还将该企业的电堆产品使用寿命延长25%。如今,运用这项技术取得的海外市场营收已占该企业总营收的2/3以上。
“对企业而言,开展研发工作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揭榜挂帅’全程由政府进行项目审计和过程监督,大大降低研发合作的风险。”金东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揭榜挂帅”平台引入有设备、有能力且有一定成果基础的科研团队展开合作,帮助企业降成本、缩周期、增信心,推动重点行业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瞄准市场需求,科技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彰显,一大批企业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应运而生。去年以来,金义新区“揭榜挂帅”发布技术需求榜单111项,达成校企合作16项,签约金额超1422万元;共建院企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19家,院企产学研合作金额超7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