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7版:金报浦江

在变与不变中让历史经典产业焕发新活力

□通讯员 占一

近期,全省公布的2025年度历史经典产业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实施名单中,浦江火腿榜上有名。这既是浦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又一印证,也反映出当下不少历史经典产业正踏上转型之路,书写新的创业答卷,寻找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

历史经典产业,是具有悠久历史传承、凝聚人民聪明才智、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产业,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时代变迁发展和岁月洗礼,浦江县除了拥有长期发展积淀的三大传统产业,还在美食、水果、书画等不同领域延伸出独具魅力的文化产业和产业文化,拥有人类非遗、国家级非遗、中华老字号等响当当的名片。无论这些历史经典产业如何发展,都离不开非遗技艺作为根基,在传承保护中厚植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夯实产业转型的动能,进而打开新的消费市场。

在Z世代(即“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主导的消费市场中,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大家更愿意为情感价值、文化认同买单。这也倒逼各类历史经典产业依托技术革命重塑产业基因,从标准化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从单点突破转向全链条协同,从产品供给转向价值叙事。本次历史经典产业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重点聚焦茶叶、丝绸等13个历史经典产业领域,让我们看到传统产业正通过设备更新和数字化转型实现“老树发新枝”,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形成价值共创的新范式。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并非简单替代、零星点缀,而是技术嫁接与文化传承的共生。

浦江火腿之所以能入选省级名单,也是因为这一历史经典产业具备生产方式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基因条件,能够把握机遇优化技术路线。从经典整只到方便携带的小包装,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这也启发我们,无论产业发展如何变与不变,都需要在“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引领下,保持前行定力,秉承长期主义的奋斗攻坚心态,做到“走出去”与“扎下根”的结合。除了以匠心保留原汁原味,效率提升也是历史经典产业发展的不变追求,通过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提升市场竞争力。

产业变与不变,本质上是创新与传承的辩证统一。历史经典产业的振兴,也在于如何更好守正创新,让品牌价值更加突出。进入示范项目计划实施名单,是新的契机与挑战,唯有把握效率提升、价值创造、基础夯实、人才培育,以开放心态拥抱技术变革,历史经典产业方能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成为更具辨识度、竞争力、新动能的市场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