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财经民生

科技赋能影视工业新浪潮

横店水下摄影棚“造浪”百日记

记者 汪蕾 文/摄

今年6月,横店影视产业园新添重磅设施——最新一代水下摄影棚初揭面纱,就引发了行业广泛关注:它究竟能为影视制作带来怎样的变革?

如今,横店影视产业园水下摄影棚投用已满百日。“已有20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完成拍摄,借助专业设施实现了预期的影视创作效果。”横店影视城剧组服务工作人员介绍。从《冰湖重生》到《万古最强宗》,从院线大片到竖屏短剧,水下摄影棚已成为横店“水陆空”全场景拍摄版图的关键拼图。

9月12日下午,记者再度探访,揭秘这一“科技影棚”如何掀起影视拍摄新浪潮。

“科技造浪”掀起影视新革命

当天,一座24米×15米的大型造浪池内,正在拍摄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电影。棚内两个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各自吊装两组灯光,飞臂探入造浪池上方。10名饰演水师士兵的演员嘴衔芦秆、身缚威亚,在水中完成下潜镜头。南光水下灯营造出特殊光影,摄影师使用配备25公斤重专业防水壳的摄影机进行水下摄制,现场导演通过防水传声系统同步指导。持证安全员则实时监控水下拍摄环境……一套完整的水戏工业化拍摄流程正在高效运转。

约莫半小时,一个阶段的拍摄完成。造浪池旁,现场导演拿着话筒为演员们讲戏,水下摄影师摘下面罩上岸调整,妆造师为刚完成一次拍摄的演员补妆、整理发套。

“横漂”五年的安徽青年赵小豹在片中饰演一名水师士兵。“造浪池有6米多深,虽然身上绑着威亚保障安全,但控制下潜深度和游泳方向仍有难度。”赵小豹参演过多部大制作,经验丰富。“以往在野外水域拍摄水戏,现在棚内拍摄克服了天气、水流等不确定因素,更安全、更稳定。”

惊蛰水下特效摄影团队负责人、导演贾浩透露,当前拍摄的电影属海战历史题材,剧组已完成水面部分拍摄,正进行水下视角拍摄。当天以群像戏为主,稍晚还将拍摄水中爆炸起火的大场景。

他表示,造浪机控制设备是摄影棚的“科技核心”。“造浪池设有6.5米深水区及2米、1.5米浅水区,可模拟深海探险、河湖嬉戏等场景,具备排浪、突起浪、晶振浪三种常规模式,能模拟超100种浪潮效果。”微波荡漾可还原平静海面的自然状态,1米高的大浪则能掀翻船只,结合特效增强视觉冲击力。

中国影视“科技范”十足

记者看到,棚外道路上,停着多辆运载服装、道具的厢式大货车,还有一台大功率通风机为室内降温。棚内配备休息室、淋浴房、办公室、服化间等配套设施,保障剧组高效、便捷的工作与休息条件。水下摄影棚二楼另有一个水深4米、面积56平方米的小型水池,专为人物特写及静态场景设计。

池子后面的服化间内,外籍演员尤金正在定妆。他在片中饰演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在华商务总监督,当天下午有一场落水戏。

尤金是中国女婿,10年前来华工作并定居,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剧组拍摄。

尤金回忆,他参演过热播剧《鬼吹灯》,其中就有水戏,他也因此经历了从野外水域实拍向科技棚拍的转变。“我在中国尝试过实景、虚拟、地面、空中及水下拍摄。中国影视‘科技范’十足,发展动力强劲,科技为产业赋能,为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拍摄质量的“定心丸”

6月以来,凭借对水戏真实性与特效精度的严格把控,横店水下摄影棚“片约不断”,有时棚内两池同日开拍。

据了解,入驻横店影视产业园的惊蛰水下特效摄影团队是中国水景摄影的先行者,已参与《解密》《战狼2》《画皮2》《封神》三部曲等700余部影视作品的水戏制作。

先进造浪系统、专业水下拍摄技术与LED虚拟拍摄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横店从传统场景拍摄基地向多元场景融合的创作高地跨越。双方合作使水下摄影棚成为水戏拍摄“新地标”。

“该棚实用性强、大小皆宜。一楼大型造浪池满足大制作需求,二楼小池灵活便捷,不仅能拍人物特写、静态场景,还能适配竖屏短剧等多样化拍摄。”贾浩表示,“这是横店首个水下特技摄影棚,可满足90%剧组的水戏需求,属国内顶尖水准,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

“稳定的水环境支持重复拍摄,确保画面连贯,演员在可控环境中也更容易入戏。”贾浩认为,科技赋能令水戏拍摄从“靠天吃饭”变为“按需定制”,成为剧组高效产出优质内容的“定心丸”。

“建设初期,我们就遍访国内各地取经。”横店影视产业园运营负责人表示,摄影棚以“最懂剧组”为目标,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剧组“拎包即拍”。

水下摄影棚能掀几重浪?投入使用百日后,横店水下摄影棚给出了答案:它掀起的不仅是池中之浪,更是中国影视工业化进程中的创新之浪、品质之浪与超越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