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天气来袭 这些防范知识请收好
记者 张海滨
“下午从金东区塘雅开车回义乌,没想到遇到大雨,差点就要坐船回家了!”9月14日,义乌网友“会飞的鱼”发了一条朋友圈,引得众网友纷纷评论,有网友说,现在这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是阳光刺眼,转眼就是雷雨大风,让人无奈。
近段时间,我市雷雨天气来袭,多伴有雷电大风,各县市多次发布不同层级的雷电、雷暴大风和暴雨预警信号,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强对流天气。那么,遇到雷雨天气,市民该如何做好自我防范呢?
据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暴雨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我国通常规定,每小时降水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50毫米以上的雨称为暴雨。雷雨则是空气在极端不稳定状况下所产生的剧烈天气现象,常挟带强风、暴雨、闪电、雷击,甚至伴随冰雹或龙卷风出现,往往可造成灾害。如果在户外遇到雷雨,一定要遵守“八不要”原则,同时掌握科学的避险姿势。
“八不要”原则是指,不要在河流、湖泊等水域附近逗留,水域易导电,可能增加触电风险;不要靠近高压电线、路灯、广告牌等,这些设施高度较高,且多为金属材质,易被雷电击中;不要躲在公园里的简易建筑物内(如凉亭、铁皮屋),这类建筑防雷能力差,可能成为雷电“攻击目标”;不要在空旷地带打伞,雨伞的金属骨架可能引雷;不要把钓鱼竿、球拍等长条状物品扛在肩上,此类物品相当于“避雷针”,易吸引雷电;不要站在阳台上观看雷雨闪电,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不要躺在地面上,地面电流可能通过身体传导,引发触电;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电击中大树后,电流会顺着树干、树枝传导到人体,导致电击。
雷雨天气来得突然,如果步行在外遇到雷雨大风,要避开落地广告牌、变压器、电线杆等危险区域。远离建筑工地临时围墙、建在山坡上的围墙,以及不牢固的临时建筑物。不要贸然涉水前行,警惕井盖、下水道、排污井等,如果发现路面有旋涡,一定要绕行。雷雨闪电时,不要拨打、接听电话。
如果驾车的话,要控制车速,雨天道路湿滑,轮胎与地面附着力下降,在弯道、陡坡等路段,应降低车速防止侧滑。保证视线清晰,雨量较大时,雨雾常相伴,在使用雨刷的同时,注意给玻璃除雾,保持视线清晰。合理规范使用灯光,根据降雨情况,开启近光灯、雾灯、示廓灯,在看清路况的同时,让其他车辆驾驶人、行人能看到自己。
谨慎涉水行驶,途经漫水路、漫水桥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明水深、水流过急都不要贸然涉水通行。山区道路要防落石、滑坡,途经山区道路遇到强降雨时,要注意观察山体滑坡、落石等灾害迹象,发现危险隐患要及时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