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8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金华企业成浙江农机“闯”非洲主力

前7个月金华农机出口额同比增长28%

本报消息(记者 卢奕仿)“收获超出预期!”在第37届埃及开罗撒哈拉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浙江四方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黄炜炜忙得如同陀螺转,一边接待客户,一边登台推介,还要搜罗行业信息。机会难得,通过博览会这个平台,可接触到埃及政府部门、高校专家和众多潜在客户,尤其能清晰把握非洲农业的实际需求,这无疑可为今后制定市场策略积累宝贵资源。

9月14日至16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12家农机企业赴埃及参展,其中,我市企业占比七成,成为开拓非洲市场的绝对主力。眼下,我市正着力打造全球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先进智造高地,加速农机“出海”。全省首家农机出口服务中心已在义乌成立,“展示—销售—服务”全链条支撑体系也已初步形成。

“我们天生敢‘闯’,非洲就是未来看得见的增长新引擎。”浙江挺能胜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叶挺信心满怀。早在几个月前,埃及贸易商Ezat就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上该公司,饶有兴致地咨询了割晒机、收割机等多款农机设备。“得知我们要来埃及参展,他非常高兴,还主动到展会来接洽。”公司业务经理李琳表示,展会拉近了双方距离,让客户对公司产品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也更易于建立信任。

“物美价廉”是埃及农场主Sami对浙江农机的使用评价。“我买过割草机、微耕机,非常好用,邻居们也很喜欢,都来向我打听。”这次展会上,Sami看中浙江四方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履带式旋耕机,充分了解起垄机、圆盘犁等其他产品后,果断预订了一整套设备。这让黄炜炜更有信心,准备加快布局当地经销商,放大参展效应。

据介绍,在此次展会上,浙江农机的另一亮点在于智能化。对此,金华浙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慧芬深有感触。“埃及客户对我们的无人机精准播种和AI识别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尽管当地目前更关注无人机喷洒、运输的基础功能,但她认为,“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开端”。展会期间,不少浙江农机企业代表登台,展示了智能播种机、手扶拖拉机、农业AI平台等产品,详细介绍非洲市场布局与服务网络建设,传达出与当地开展深度合作的满满诚意。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金华农机出口额达23.11亿元,同比增长28%。再看全省,今年上半年,浙江农机出口额93.4亿元,同比增长超20%,聚焦非洲市场逐渐崭露头角,已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