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彩三十载 向新向未来
永康做优展会激活五金产业发展新动能
记者 舒珊珊 章陈波 文/摄 (除署名外)
三十而立,五金万象更新。
9月26—28日,第30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在永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回望三十载征程,从“行担走四方”到“生意遍全球”,从区域展销到世界窗口,中国五金博览会用30年光阴见证了永康从五金名城向“世界五金之都”的跨越,更成为中国五金行业的风向标与世界五金发展的走势图。
三十而跃,产业一路向新。
第三十届博览会圆满结束,共吸引来自国内外1610家企业参展,同比增长7.26%,参展企业数创近5年新高。其间,永康举办产业投资洽谈活动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8个项目,以展促投、以投兴产;永武缙三地签署产业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金产业集群……这场镌刻永康人集体记忆、承载五金梦的盛会,正成为永康链接产业未来、激活创新动能的新契机。
从无到强 三十载铸就五金盛会标杆
1996年10月6日,当“让永康五金走向世界,让世界五金汇集永康”的号角在永康吹响,首届五金新产品博览会拉开帷幕。那时的永康,五金产业的种子虽已悄然埋下,却仍“藏在深闺人未识”。这座城市,迫切需要一个向世界展示自己实力的窗口。
而展会的成果,足以让永康上下欢欣鼓舞:超千家市内企业踊跃参展,5000多种产品琳琅满目,最终实现成交额5.89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720万美元,科技成果转让更是达成285项。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成就了当时广为流传的四个“没想到”:没想到自发前来参加开幕式的人潮如此汹涌、没想到汇集的五金新产品如此丰富多元、没想到五金机械产品的交易现场如此火爆、更没想到科技成果的交流能如此“一拍即合”。
岁月流转,盛会的影响力持续攀升,在一次次迭代中不断实现自我突破。
2011年,中国五金博览会迎来历史性转折。当年9月,永康最大的会展建筑——永康国际会展中心落成启用,为盛会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2013年,第18届博览会发布全国首个五金行业指数——中国·永康五金指数,让永康的声音开始影响全国;2021年,第26届博览会首次开设世界五金精品展区,1.3万平方米的展馆,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五金博览会”,向世界敞开了怀抱;2023年,第28届博览会展出面积达到历届之最,规模高达9.1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世界·永康五金指数发布,标志着永康五金完成从影响中国到引领世界的华丽转身。
一场展会能够持续辉煌30年,背后是高效灵活的办展机制作为坚实支撑。中国五金博览会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行业协会的积极推动、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鼎力支持,更在于它始终顺应行业发展规律,以市场化、专业化路径,实现多方共赢的美好局面。经过20余年渐进式改革,博览会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化运营的转变。政府的角色完成了从“台前主导”到“幕后支持”的战略性跨越,通过制度设计、政策保障和资源协调等方式持续赋能,统筹做好安全、交通、应急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国企主体、市场运作的成熟办展模式。
以展赋能 焕新不止助企突破拓市场
创新求变,是这场五金展会长盛不衰的原动力。
从发布全国首个五金行业指数——中国・永康五金指数,到首创世界五金精品展区,再到首办中国(永康)网货节……30年来,中国五金博览会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机制创新、业态丰富、功能拓展中不断突破。如今的盛会早已超越单一线下展销,成长为线上线下融合、智慧会展赋能,集产品展销、科技对接、工业设计、国际采购、创新论坛、人才交流、指数发布、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全球三大五金盛会之一。新企业带着新技术亮相,新业态伴着新产品生长,全球客商与永康制造双向奔赴,奏响了五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音。
本届博览会,永康再推多项创新举措:首次设立“人工智能+”高新产品展示区,机器狗、无人机、巡扫机器人等高精尖产品集中亮相;首次设立的历史经典产业金属雕展示区,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吸引众多客商关注;新开设的外商洽谈区人气火爆,近300家境外采购商带着订单需求而来,与永康五金企业面对面洽谈,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永康五金走向世界再添新通道。
来到“人工智能+”高新产品展示区,科技感瞬间扑面而来:一只银白色的机器狗迈着稳健的步伐四处走动,引得不少人驻足拍照,一旁的巡扫机器人则化身智能清洁工,凭借传感器自动规划清洁路径,清洁过的地面一尘不染。
“我们的巡扫机器人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它会在首次识别障碍物后储存记忆,重新规划路径后即可精准避免,能适应工厂车间、小区公园等大型复杂场馆。”浙江杰诺清洁设备有限公司是永康城西新区一家高新企业,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山海兵介绍,目前这款产品已销往香港、北京等市场,此次亮相五金博览会,不仅让国内外客商看到永康企业在“AI+”领域的不俗实力,更为企业在未来承接更大规模订单、开拓全球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进口五金精品展示区,日本高壹、美国得伟、西班牙Tumtec等知名品牌同台登场,不仅为观众带来一场国际五金精品盛宴,也为永康本土企业提供了对标国际、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进一步拓展博览会的全球视野。“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专业电工工具的品质。”日本牧田Makita经销商许真说,永康是五金产业重地,汇聚大量经销商和终端用户,参加五金博览会可以很好地提高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展会期间,全球直播采购节暨外商采购对接会、脉链永康产业带中亚中东市场推广等活动为永康五金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全力助推本土五金产品走向世界。其中,外商采购对接会吸引来自巴基斯坦、南非、加拿大、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50多家海外大买家参与,促成多笔订单现场签约,促使多家企业实现对口买家“预匹配”。来自加拿大的采购商唐尼·雷蒙德·斯文斯鲁德是第一次到中国采购,通过对接,他发现了在加拿大市场极具潜力的产品。“我们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将这些产品推广到北美市场,已经安排与几家制造商会面。”
向新而行 展会为钥解锁发展新空间
三十载博览会,不仅带活一方产业,更提升了一座城。
近年来,永康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各项核心指标表现亮眼: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5.53亿元、工业产值达到378.05亿元、财政总收入118.72亿元、自营出口69.62亿美元,规上工业企业超千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建成区面积达80.35平方公里。
以中国五金博览会为龙头,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永康国际机械装备及工模具展览会等系列展会百花齐放。博览会期间,酒店一房难求、餐厅座无虚席,展会经济效应显著。不仅如此,博览会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集聚,既提高永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大大加快永康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站在30周年的节点,永康立足展会,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与未来。
区域共谋、产业协同,是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催生壮大的基础,是五金产业应对风险持续蝶变的关键。以第30届中国五金博览会为契机,9月26日,永武缙三地产业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永康举行。根据协议内容,三方合作将围绕“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五金产业集群”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原则,通过深化五金产业集群共建、产业服务设施共享、社会事业共融、联席会商协调机制优化等重点,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协同发展。
当天,永康还举办第30届中国五金博览会产业投资洽谈活动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8个项目,涉及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掀开了永康以展促投、以投兴产的又一新篇章。对于新签约项目,永康表示将以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为牵引,主动靠前、组团服务,建立“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的全程代办机制,通过清单管理、部门协同、流程重塑、数智赋能、场景创新等举措,扎实提升涉企服务实效,推动更多企业扎根永康、安心发展。
永康因五金而兴、因工业而强。30年间,五金博览会与永康经济共成长、与五金产业共裂变、与开放贸易共繁荣。这是历史,更是起点。永康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在制造强国实践中奋进、在科技产业融合中探索、在开放贸易重塑中争先。接下来,永康将继续以展会为重要战略支点,持续做强做优五金产业,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装上“稳定器”,以产业发展成果精准惠及民生,全力书写“强产业、富百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