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扩量提质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浦江新篇章
浦江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金华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金华市委全会报告和《实施方案》进一步绘就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施工图。浦江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金华市委决策部署上来,锚定目标方位、聚力真抓实干,全力展现“坚定向新而行、全力扩量提质”的浦江担当。
聚焦创新驱动强引领,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力突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围绕创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一是谋深谋实路径抓手。对标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研究制定《浦江县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的实施方案》,谋划“三步走”目标任务,在“3+1+1”工作框架下,明确5个关键领域、20项重点任务和73条具体举措,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着力让县域创新气质更加突出、更加鲜明。二是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推进教科人一体化改革发展,优化科创投融资体系,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雁阵式”创新梯队,力争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1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超15%。三是深度赋能产业发展。一体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构建县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开发区、做精做优高新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连接,持续提升平台承载力、产业集聚力、市场竞争力。四是加速前沿科技布局。加快未来产业发展,积极拓展氢能多元应用场景,融入“义甬舟”氢走廊,制、储、加、用全链发力,打造省级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积极探路人工智能领域,拓展更多应用场景;通过与深开鸿的全面合作,以开源模式汇聚鸿蒙生态合力,加速数据要素资产化,推进人工智能在浦江创新发展。
聚焦重点突破促跃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突破。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紧盯项目攻坚。落实落细“8722”招商体系,加快招引落地新一批链主型项目,确保全年招商引资项目实到投资占全县制造业投资比重55%以上;全力支持本地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落地内培项目15个以上;确保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入统,年度投资完成率超120%。二是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金华陆港浦江公铁联运枢纽项目,建设面向华东的大宗商品“运仓贸服”全链路基地,放大“秒账云仓”物流运营模式;深化“千团万企拓市场争订单”“外贸优品六进”等行动,稳住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三是全力推进改革。谋深谋细一批“十五五”期间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开源鸿蒙赋能产业数智转型改革,谋划更多“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持续推进“三分六统”新型农业合作机制,加快打造“1+N”企业服务矩阵,不断深化国企改革,打造更多具有浦江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聚焦文旅产业助融合,在积极推动消费转型升级上奋力突破。顺应消费新特征新趋势,不断丰富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一是扩大文旅消费。扎实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建好国家遗址公园,持续做好上山文化、孝义文化、书画文化、诗歌文化和非遗文化的深度挖掘、传承推广和活化利用,提升浦江文化影响力。主动适应旅游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积极推进旅游业态模式创新,加快推进仙华山核心区、登高村提升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烟火东街”等一批产品,提高浦江旅游吸附力。二是升级商品消费。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六进”活动覆盖面,力争下半年完成“两新”资金核销2000万元以上,带动零售增量1.5亿元以上。推动扩大保障性用房供给和加快“好房子”建设双轨并行,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三是培育新型消费。紧盯重点人群和消费领域新动向,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大力发展悦己消费、数智消费、首发经济、IP经济、银发经济、赛事经济等新型消费。
聚焦民生事业提质效,在推进共同富裕增进群众福祉上奋力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共同富裕底色成色。一是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城西区块(二期)征迁等城市更新项目,全力支持黄宅省级中心镇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和中心镇的辐射带动能级。加快建设和美乡村,按期完成3个先行片区、10个重点提升片区建设和1500栋农房改造,全力破解农民建房办证难、监管难、审批难等问题。持续深化“扩中提低”,抓实45个“S219共富”发展轴项目,建好用活强村公司、共富工坊、共富市集等平台,着力缩小收入差距。二是推动公共服务优质供给。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化民生服务“七优享”行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县中崛起”工程,加快江南片区医疗中心建设,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政策,持续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三是维护社会大局和谐安定。加大矛盾纠纷攻坚化解力度,建强“141”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好家风”评价体系,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防控,消除各类隐患风险,争创“安全发展银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