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塘畔“动”“静”相映 文艺赋能城市发展
记者 俞夏冰 文/摄
10月11日,“文艺赋美·金开有V”2025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创文艺作品展演活动在市区湖海塘畔举行。
活动由金华开发区党工委宣传部主办,分为原创文艺作品展览和《活着的上山文化——汤溪传》舞台剧展演两大部分,生动演绎开发区从万年前的“上山文化”到当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为市民呈现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高度的文化盛宴。
一部舞台剧,穿越万年历史时空
夜幕降临,湖海塘畔光影璀璨,大型原创舞台剧《活着的上山文化——汤溪传》正式拉开帷幕。该剧以青年考古人小伊和教授的视角为引,将观众带入一场跨越万年的时空对话。
全剧共分八幕,从青阳山考古遗址的最新发现讲起,将上山先民的稻作文明曙光、菩提达摩在九峰山的驻锡禅修、元代画坛巨匠黄公望创作《九峰雪霁图》的逸闻,到明代“淑妃”银娘省亲、首任县令宋约勤政安民,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劳动模范陈双田带领群众改田造地的奋斗史诗,以及当代下伊村传承数百年的“保稻节”习俗等一颗颗散落在汤溪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巧妙串联。
剧幕艺术再现金华汤溪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从万年前第一粒被驯化的稻谷,到今天“永续农耕”的坚定信念,舞台剧深刻诠释农耕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与演变。演出现场,观众们全神贯注,随着剧情的推进,时而为远古先民的智慧赞叹,时而为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动容。
一场艺术展,尽显金开人文魅力
在离舞台不远的户外草坪上,精心布置原创文艺作品展览。展览分为“诗歌文学”“书画丹青”和“光影瞬间”三大展区,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开发区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和时代新貌。
诗歌文学区独具匠心,以胡阿荣、南蛮玉为代表的一批本地文学创作者的原创作品,通过人形诗歌牌、诗歌树等多种创意形式进行呈现,让文字的魅力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书画丹青区翰墨飘香,展出了涵盖名家大作与童稚趣绘在内的百余件作品,形成了一场跨越年龄的艺术对话。展区不仅特设专区,集中展示本地艺术名家郑竹三先生的作品,更辟出专门区域,将50幅充满奇思妙想的儿童画作悬挂于林间,童心与匠心在此交织,生动诠释艺术薪火相传、文脉生生不息的美好景象。
光影瞬间区则以镜头为媒,通过“壮美河山”“金开风貌”“金开风物”和“光影诗篇”四大主题系列,将祖国的壮丽景色与金开地区独特的人文风韵定格为一幅幅动人的光影画卷。
此次“文艺赋美·金开有V”活动,是金华开发区推动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它不仅为本土文艺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让广大市民在艺术的熏陶中,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以文化人,以艺通心,金华开发区正以“文艺赋美”为抓手,不断擦亮“金开文化”金名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