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媒体记者镜头下的金华开发区
产业新动能与文旅新图景交相辉映
记者 俞夏冰 胡雅心/文 俞夏冰 通讯员 陈剑威/摄
10月12日,参加“高质量发展看金华”全国百家媒体摄影采访活动的记者兵分两路,来到金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小镇和金西区块采风,以镜头为笔,记录金华新能源产业的创新脉动和金西古村古街的深厚底蕴与鲜活生机。
镜头一
新能源汽车小镇的智造跨越
在新能源汽车小镇客厅,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布局与智能化生产场景首先吸引记者们的目光。作为金华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的核心载体,小镇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的活力,成为他们镜头捕捉的首个焦点。大家纷纷举起相机,用镜头展现园区的整体风貌,用特写定格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细节。
近年来,金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链协同高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至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从78.2亿元跃升至494.5亿元,年均增速56.5%,实现连续4个百亿级跨越。
走进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作业、智能流水线高效运转的画面引人驻足。采风团围绕企业在轻量化轮毂研发、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突破展开拍摄,通过镜头记录下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升级轨迹。“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管控,不仅展现‘金华智造’的精度,更体现产业转型的深度。”天津市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傅桂钢感慨。
随后,采风团来到零跑汽车有限公司。在企业展厅,多款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车型及核心技术组件引发关注,记者们聚焦车辆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创新配置,通过多角度拍摄展现“金华造”新能源汽车的科技魅力;在总装车间,大家沿着生产线记录车辆组装的关键环节,用影像讲述企业从“自主研发”到“量产交付”的发展故事。“从金华开发区的工业发展中,能清晰看到其强劲的未来潜力,不仅有高新企业持续落地扎根,更关键的是,这里跳出‘单一产品’局限,构建起汽车产业背后完整的产业链生态,让人觉得开发区大有希望。”温州日报社图片总监赵用说。
今年1—8月,金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388.36亿元,同比增长54.9%。其中,作为集群核心的零跑汽车表现亮眼,今年1—9月累计交付395516台,连续7个月领跑中国汽车新势力。以零跑汽车为“链主”,带动30余家供应链企业形成深度协同的合作模式,构建起从整车制造到关键零部件的完整产业体系,本地配套率达到60%。金华开发区通过“链长制”精准招商,打造“五分钟产业圈”,推行“拿地即开工”极速审批,将项目审批时长缩短80%。
镜头二
寺平古村的活化新生
走进汤溪镇寺平村,仿佛穿越时空。身着明代服饰的银娘携侍女、护卫队款款而立,夹道相迎;达摩坐禅、黄公望作画等汤溪本土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神态鲜活;九峰白鹤养生功习练者动作舒展,尽显养生智慧;寺平村舞龙队高举黄红两条威武的布龙,栩栩如生,浓郁的民俗味儿扑面而来。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前行,采风团参观古香古色的寺平砖雕博物馆,观看其顺堂里的道情弹唱表演,品尝千层糕、麻糍等当地特色米食小吃。厅堂外的晒场上,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正将花生、辣椒等农作物晾晒在竹编圆簸箕上,特色晒秋活动勾勒出最质朴的乡村图景……大家一路走,一路看,快门声此起彼伏。“这里的老建筑太有味道了,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藏着故事。”《人民日报》海外版主任编辑赵树燕一边用相机捕捉细节,一边感慨,“最难得的是它的原生态,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喧嚣,古建筑保存得完好,居民生活气息浓厚,走在这里就像走进了活着的历史。”
穿过古街长巷,媒体团来到百顺堂,村民们正忙着排练文旅情景剧“银娘省亲”,生动再现当年银娘归乡的场景。“刚在村里转了一圈,无论是‘银娘故里’的建筑布局,还是砖雕里的文化符号,都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合肥日报传媒集团江淮晨报总经理罗杰驻足观看后赞叹,“村里能深挖本土历史,将传说与民俗结合成情景剧,让游客能‘看得见故事、摸得到文化’,这种活化传承的方式特别好。”
镜头三
罗埠老街的“破圈”之道
告别寺平古村,采风团来到罗埠老街。这里豆腐唱起了主角,现磨的豆浆冒着热气,阿姨们现场手工压制出的豆腐细腻筋道,蘸上一勺咸鲜的罗埠土酱油,风味绝佳。现场摆开的长桌豆腐宴上,炸油泡、臭豆腐、豆腐丸子、乌饭等十余道特色菜肴,令人食指大动。“一个字,鲜。”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秘书长韩敬品尝后赞不绝口,“这是老手艺的味道,纯正、地道,让人吃得放心。”
在罗埠酱油坊,一走进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酱香。数百只大酱缸整整齐齐摆放在晒场上,师傅们站在缸沿,用长勺手动翻缸,这种“日晒夜露、自然发酵”的古法工艺,已在罗埠传承了百余年。2018年,罗埠酱油传统酿造技艺更成功入选金华市非遗名录。
沿着老街继续前行,采风团还走进老街咖啡馆,打卡灵动的锦鲤池和马卡龙配色的花墙,观看非遗项目木偶戏表演,参观罗埠文化艺术中心,了解老街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一路走来,大家不时举起相机,用镜头留存这里的多元风情。“我们希望借助这次百家媒体采风的机会,让更多人知道当地的非遗故事,让老手艺活起来、火起来,也为乡村振兴添一把力。”绍兴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袁云说。
连日来,采风团还深入金华各地,挖掘八婺大地在和美乡村、城市风貌、交通枢纽等领域的发展亮点,让更多人了解金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