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新项目 孵化新技术 开拓新赛道 培育新产业
我市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内生裂变
记者 张益晓
近日,省经信厅公布2025年传统产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名单,我市6个案例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
今年以来,我市锚定传统产业焕新升级目标,以内生裂变为核心抓手,系统实施企业“五新”培育、品牌强基提升等七大行动,探索转型裂变、增值裂变、创新裂变、链式裂变4种裂变路径,引导企业扩大新项目、孵化新技术、开拓新赛道、培育新产业。1—8月,全市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加值占全市比重60.1%。
政府引领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此次,我市兰溪市和磐安县入选政府侧典型案例。
兰溪作为老牌工业基地,纺织、化工、水泥三大传统产业是工业经济的“压舱石”。近年来,在推动传统产业内生裂变上,该市打出一套组合拳:做优项目服务,以机制创新催化转型裂变;做深“两新”融合,以技术赋能驱动创新裂变;做深要素保障,以资源优化破解发展瓶颈;做强企业培育,以精准施策打造裂变主力军。今年1—7月,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规上产值230.14亿元,同比增长1.8%。
以传统产业内生技改为例。今年,兰溪共实施项目108个,总投资规模达85.9亿元。上半年,该市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5.3亿元,增速34.8%,占制造业投资的42.6%。同时,实施省千亿技术改造项目63个,开工率达98.4%。
磐安自古因“药”而闻名,立足中药资源禀赋,聚焦规划引领、科技赋能、链式发展、主体培育、品牌打造,基本形成以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康养产品等为主的中医药产业体系,实现从单一种植向全产业链、高附加值方向的深刻裂变。今年1—8月,该县集聚中医药类企业超800家,其中规上企业7家,规上工业产值达4.59亿元,同比增长27.79%,近3年平均增速在15%以上。
目前,磐安已建成浙江省设施最齐、配套最全、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浙八味药材城”,来自28个省份的1332种药材在此流通,90%以上浙产道地药材从此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此外,该县在全国首创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一体化加工“共享车间”,实现从单一中药材种植向延伸加工增值转型升级,该模式在全国26个省份推广;建成全国唯一的省级中药产业大脑、全省唯一以中药历史经典产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江南药镇”和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平台集聚全省领先。
企业图强
多维裂变澎湃新动能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进优势企业内生裂变是金华工业稳增长、集群提能级的关键路径。“推进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就是要寻找和培育新的动能来破解技术瓶颈、资源约束、环境压力等挑战,推动更多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东阳市,其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省属国有企业浙江省化工机械厂。创新是金象科技内生裂变的关键词,即通过技术、产品以及管理模式的持续创新,从传统的特种设备制造企业,逐步衍生出智能液化石油气储罐供气系统等新的业务与产品,实现从单一制造向智能制造与服务一体化转变。比如,该公司研制出带泵罐车,进而形成智能小型LPG储罐供气成套装备,获评国家首台(套)装备,产品远销美国、蒙古等国家,其中LPG储气罐分别占日本和韩国约25%和40%的市场份额。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0年,内生裂变呈现“转型裂变+创新裂变+链式裂变”的复合特征,从单一磁性材料制造商向“磁材+新能源”综合供应商跨越式转型,构建起横跨新材料与新能源的双轮驱动体系。该公司围绕核心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横向拓展材料体系、纵向延伸应用场景”的格局。近年来,横店东磁业绩高速增长,发展质效齐升,磁材出货全球第一,18650电池出货全球第二,光伏组件出货全球前十。
浙江山山家食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从单一烘焙产品供应商升级为“食品+文化+体验”的复合业态运营商,实现转型裂变。其关键举措在于“工业旅游+360度透明工厂”建设,推动制造与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商业模式,拓展数字化与跨业协同增值服务;优化供应链体系,实现全程可追溯与高效冷链配送。去年,山山家营收达2亿元,较转型前增长142%。
浙江凤登绿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兰溪市,其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兰溪市化肥厂,现已成功转型为以危险废物深度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凤登绿能的内生裂变属于创新裂变与转型裂变双轨并行,通过持续技术迭代,企业构建“危废处置—资源高值转化—绿色产品销售”的循环产业模式,实现从传统化肥生产向危废资源化与绿色产品制造综合服务商的战略转型。